佇立在灘頭水際放眼望去,無垠的海岸線上遍布形態各異的遺骸,暫時無人掩埋。
雖然咄咄逼人的美軍頹勢盡顯,但天知道他們是否會再來一場絕地反擊。如果在最后五分鐘被擊敗那就后悔不迭了,保險起見還是補充一些彈藥為妙。
“這樣的宣傳彈一共打過來多少發”
一直埋頭苦干的情報參謀聞言就請示道“要不下令收繳掉”
提前轉移和冒著炮火搶運回來的補給品加起來也只有數十噸,再加上作戰部隊自身攜行的基礎彈藥,總量實在不多,已經在這一晝夜的高烈度交戰中消耗殆盡。
不少空投箱飄落到了灘頭水際,興沖沖的士兵們徑直淌水狂奔過去,把珍貴的補給品從中翻找出來。
7月29日的傍晚時分,幾名美軍俘虜被放了回去,捎帶上了周某人親筆撰寫的回信。
美軍的后方指揮部設在惠勒陸軍機場東邊的一處丘陵的反斜面,距交戰地域有幾公里之遙,不僅安全而且視野開闊。
「傻叼,即使是歐洲軍隊,希望尚存的時候也不會主動投降。貴軍與我軍究竟誰才是窮途末路想必諸位心知肚明,奉勸你等審時度勢,好自為之,免去不必要之傷亡。如若冥頑不化,我軍奉陪到底。切切此布。」
在這方面周某人可謂相當貼心,還在信紙的反面寫了英語譯文開頭正文的“傻叼”自然而然的變成了“nuts”。
查爾斯懷特準將瀏覽了一遍回信,神情平靜,一言不發。
旁邊的幾名軍官本來滿懷期待,見狀也差不多猜到了結果。
“可惡,他們不打算放棄。”
“我們沒辦法繼續進攻了,第7步兵師的后勤營卸貨場遭到了空襲,十幾萬磅的補給品被炸毀。”
“幾個步兵團的人員損失都接近極限了,繼續維持進攻是不可能的。”
竭盡全力的大規模反擊雖然一開始看上去成效顯著,擊退了登島明軍,然而隨著對方后撤死守防線,己方的攻勢一下子就被遏止了。
整條戰線都陷入膠著狀態,殘酷的拉鋸戰每分鐘都在消耗鋼鐵、炸藥、汽油、生命。
美軍航空兵逐漸不支,面對占據數量優勢的對手,飛行員們可以說有心無力。
最近一次的空戰甚至出現了兩倍的明軍飛機圍攻美軍飛機的情況,航空兵部隊指揮官克拉倫斯上校表示明天天亮以后至多可以堅持六個小時,在那以后瓦胡島的天空就又會是明軍的游樂場了。
7月29日全天美軍總計有31架戰斗機和18架轟炸機被擊落,明軍亦被損失了22架戰斗機和29架轟炸機。
從拂曉到日落,美軍持續一整天的全線強攻沒有取得多少進展,僅主軸線方向奪占了明軍的一個營級陣地,其它地方即便取得成果也在最后丟失。
與寥寥無幾的成果截然相反的是慘重的人員和裝備損失,用第501空降團團長羅伯特辛克中校的話來描述就是
「坎坷的丘陵間有很多灌木叢、樹林,地形崎嶇復雜,非常有利于防御作戰,到處都是隱蔽火力點、散兵坑。敵人的交叉火力都是從灌木叢或其它難發現的位置突然射出,往往能封鎖一片很大的區域」
「我們只能在煙霧的掩護下以疏開隊形快速通過敵人的槍炮火線,有些暗堡和陣地無法繞開,只能努力接近后用炸藥包和爆破筒將它們炸掉。敵人的狙擊手持續不停的打擊我們,嚴重延緩了我們的進攻準備」
美軍傘兵部隊擔負的是沿懷厄奈嶺逐步推進的任務,相對來說還算輕松,能夠自行把握進攻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