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方出現了這樣令人焦頭爛額的突發狀況,可前線的明軍卻不會再等待下去。
“得令”
陸戰一旅的主要將領齊聚一堂召開臨戰會議,此前他們雖然都在瓜島,可周某人卻不在,那么當然不能稱作“齊聚”。
滾滾驚雷般的炮聲傳遍了哈雷瓦地區,明軍陣地縱深閃爍著此起彼伏的光點,數以百計的炮彈被傾瀉到美軍陣地上。
先是年輕,如今才三十歲,不過而立之年;然后是資歷淺,從名不見經傳的少校飛升四級至現在的少將才四年;而且按照“唯功勞論”的評判標準,這樣的升遷又是完全合情合理的。
可問題在于許多時候唯功勞論的評判標準是不適用的,一個成熟且完善的政治場容不下這樣的特例,稍有不慎就會鬧得人嫌狗憎,被大家所排斥。
地動山搖
美軍布置的哈雷瓦防線在如此強大的轟擊下搖搖欲墜,這時候大明空軍也摻和了進來,數十架俯沖轟炸機和雙發輕型轟炸機在大量戰斗機的護航下浩浩蕩蕩的飛向目的地。
機群遮天蔽日,其中一架三六式輕型轟炸機搭乘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從本土遠道而來的戰地記者。
一枚枚航彈緊挨著從機腹下的投彈倉中掉出,徐徐落向兩千米以下的陸地。
少頃,低頭可見下方的大片土地已被濺起的一團團塵土所籠罩。因為飛機引擎轟鳴聲的干擾,沉悶的爆炸聲變得有些扭曲和奇怪。
轟炸機編隊投彈和大量航彈爆炸的景象都被照相機記錄下來,銘刻于小小的膠片之中。
配圖
1400,兩發紅色信號彈準時竄上天。
號手檢查了嗩吶的哨片,隨即吹響代表發起沖擊的號聲。
霎時間,尖銳的嗩吶聲和哨子聲交雜在一起,很快又混合進士兵們的吶喊聲,美軍防線似乎在這一刻就已經被一往無前的氣勢給沖垮了。
除陸戰一旅戰車隊的14輛三八式甲型中型坦克以外,攻堅戰車一營剩余可用的3輛三八式重型坦克也參與了進攻。
攻擊戰車一營當初在海運途中損失了維保單位,又在登島以后的一系列戰斗中不斷蒙受損失,一輛輛金貴嬌氣的重型坦克拋錨故障無法使用。
眼下該營余部共有11輛重型坦克待修由此可見完全損毀的數量其實不算很多,主要是因為缺乏有效保障的負面影響加劇了損失。
薛燦的作風看似輕浮跳脫實則粗中有細,他不相信十七師的偵察報告,堅持“眼見為實,自己人去探查的結果才是最可靠的”。
因此陸戰一團從昨夜至今晨進行了多次滲透偵察和火力偵察,結果很讓人滿意,美軍布置在哈雷瓦地區的防線堪稱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因為失敗的反擊損失了過多的兵力和裝備,防線可謂四處漏風比如一處陣地由一個齊裝滿員的連隊來防守剛剛好,但現在大部分連隊都減員半數,怎么可能保證防守嚴密呢
兵力捉襟見肘,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美軍指揮官拆東墻補西墻只能勉強填充最關鍵的幾個地段。
久經沙場的陸戰一團官兵極為老練,很順利的摸清了當面之敵的底細,找出了多個薄弱的接合部。
準確的情報、妥善的后勤、高漲的士氣是邁向勝利的基石,陸戰一團無疑全都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