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令解除戒備,繼續操練。”
可誰也沒想到的是,接下來的訓練卻霉運不斷。
當天黃昏,登封號驅逐艦發出燈語報告有人落水,包括兩名水兵和一名士官。
艦隊隨后減速緩行,分出驅逐艦和獵潛艦各一艘前往搜救,然而一無所獲。
這樣的意外事故在海軍當中不少見,甚至可以說稀松平常。
水兵入伍的第一課就是被教導要敬畏大海,從甲板上墜海的沖擊足夠讓人受傷,最輕也要摔個七葷八素,而且即使穿著救生衣也很容易被卷入船底,亦或是被撲過來的一重又一重的浪給淹沒。
艦隊繼續進行訓練,接下來的項目是隱蔽出擊訓練在無線電靜默的情況下完成機隊的放飛、編隊、空襲。
當夜,大明海軍駐扎在馬尼拉的海軍第十九勤務支隊氣象觀測站發出了預警琉球附近海域疑將出現較大風浪,風速可能達20s,浪高可能達6,海況不佳。
得知“只是”這個程度的風浪,官澤明就放心了,因為這是很保守的估計,通常不會達到,他現在更擔憂的是這附近海域會不會真的有敵人的潛艇。
夏威夷之戰持續數個月之久,初步解決了魚雷毛病的美軍潛艇部隊相當活躍,戰果豐厚,取得了二十多萬噸的商船擊沉噸位,這還不包括一些被擊沉的戰艦。
明軍后勤線遭到了嚴重打擊,令許多海軍官兵患上了潛艇應激癥。
不過總的來說反潛形勢目前還稱不上嚴峻,美軍潛艇的囂張勢頭已經被壓了下去,大明海軍數量眾多的驅逐艦、護衛艦、獵潛艦讓美軍潛艇部隊的快樂時光成了曇花一現。
但是,為了確保形勢不會再發生逆轉,思想上和物質上的雙重準備都應該做足。
當今最常用的深水炸彈威力巨大,然而命中率低下,反潛效率不高。
首先,執行反潛任務的艦艇必須低速航行通常不超過15節,以免自身的螺旋槳噪聲干擾聲吶和水聽器。
而深水炸彈又通常布置在艦艇后邊,須要航行至目標上方再投放,最關鍵的是深彈的下沉速度很慢,只有大約為25s,例如敵人的潛艇在100深度躲藏,他們聽到深彈落水以后有充足時間進行規避。
這還沒完,深水炸彈的弊端不止于此。
深彈猛烈爆炸的巨大動靜會顯著干擾艦艇的聲吶和水聽器,只有等水下重新平靜才能繼續探測敵人的潛艇。
周長風自然知道歷史上重視反潛的英國人所使用的著名的反潛武器刺猬彈,不過出于保證技術優勢的考慮,他遲遲沒有將之付諸實踐,直至現今。
刺猬彈發射器外觀上看來有一根又一根的桿子,形象生動的得了刺猬之名。
攻擊時,發射器上的24發榴彈會相繼噴射而出,最大射程約200,這24發榴彈的落點大致為一個圓形,如同投出去的套索,將敵人的潛艇套在其中。
這些反潛榴彈并不使用深度壓力引信,取而代之的是碰撞觸發引信,假如榴彈在下沉過程中沒有命中目標,那么它就不會爆炸,也就不會妨礙聲吶和水聽器,大大提高了反潛效率。
只要爆炸,那就說明取得了命中,更有意思的是每一發反潛榴彈還有額外的沖擊引信,這意味著每一輪打出去的24發榴彈之中只要有一發爆炸,就會引起連鎖反應,讓旁邊的榴彈一個接一個的爆炸。
對于敵人的潛艇來說,這些反潛榴彈的下沉速度極快約為75s,幾乎是普通深水炸彈的三倍,壓根就沒有反應時間。
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