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8,塔喇木河號輕型巡洋艦報告其所搭載的一架水上飛機掉入海中。
1525,石城號驅逐艦報告操舵困難,五分鐘后又稱無法操舵,該艦不久以后逐漸偏航,離艦隊越來越遠。
當天下午1630,艦隊所受到的臺風影響達到前所未有的極值風速33s,平均海浪高度達15之巨。
1721,至清八號獵潛艦橫搖幅度突破了80°的設計極限,達到了89°之巨,該艦因此側翻傾覆,向左倒進了大海。
熒惑號的橫搖幅度也大得夸張,機庫內固定飛機的鋼纜在反復搖晃下松動,導致許多飛機發生連環相撞,進而引發了火災。
明人學到了美國人在機庫天花板懸掛備用機來進一步增加載機數量的好辦法,然而現在這些懸掛在頭頂的飛機卻不斷相碰,各種碎片和零部件噼里啪啦的掉落,誰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會整個砸下來。
雖然列克星敦級是封閉式機庫,可糟糕的海況仍然讓不少海水見縫插針的鉆入,機庫甲板濕漉漉的,損壞的飛機泄露出的航空汽油漂散在一灘灘水上燃燒。
東倒西歪的損管隊員們就在這樣可怕的場景下奮戰
同一時刻,周長風正乘坐著一架三八式重型戰斗機返回京師應天府。
一方面是允諾了妻子不去外地太久,另一方面是急于回京辦事,所以他沒有選擇乘坐慢悠悠的運輸機或客機。
三八式重型戰斗機由順天上行飛機公司研發,可用于執行遠程護航、對地攻擊、截擊敵方轟炸機等各種任務,該機有飛行員和后座機槍手兩名機組成員。
當時全世界流行著“快速轟炸機”這個概念只要我的轟炸機飛的比你的單引擎戰斗機還要快,那你就只能束手無策、白白挨炸。
因此許多國家就想應的開始研發速度更快的戰斗機,為達成足夠高的速度指標,雙引擎設計就成了航空技術有限的條件下的必然選擇。
最新的三八式丙型重型戰斗機使用兩臺雕六式九缸星形發動機,單臺標稱概率1200匹馬力,最大起飛重量6100㎏、極速560㎞h、最大航程2200㎞。
飛行員是空軍第二驅逐機支隊的隊副,他親自駕機接送周某人回京,二人相談甚歡,聊了一路。
等他到達時已經是后半夜了,回家休憩也不安生,天剛亮他就接到了宮中打來的電話。
“喂周待詔嗎陛下召你進宮議事,盡快來吧。”
8月26日的拂曉和以往沒什么不同,蟬鳴聲稀疏了些,但暮夏時節的早晨仍然燥熱,吹來的風雖有涼意,但卻帶不走身上的熱量。
街邊的攤販和商鋪已經開張了,第一班有軌電車早在一刻鐘前就已啟程,數不清的自行車大軍正準備從各自的家里動身。
停車下地,自西華門入宮城,接著乘擺渡車沿著熟悉的路線左轉右拐,最后來到了乾清門下。
朱泠婧今天的衣裙都是淺色的,一見面,她就伸出食指和中指晃了晃,淡淡道“兩件事,一,熒惑號所屬的練習艦隊昨日在出海操練時突遇飚風,今天脫險。”
啊遇上臺風了
列克星敦號綜合性能很不錯,航速、載機量、防護能力都頗為亮眼,大明海軍也不至于嫌棄她,所以早就已經打滿了算盤完成訓練以后就部署到夏威夷。
有些緊張的周長風問道“損失大嗎”
“熒惑號本身還好。”神情冷峻的朱泠婧一邊說著一邊將電報紙從御案中央滑到了邊角。
周長風拿過電報紙一目十行的瀏覽了起來,上邊所述的只是艦隊暫時自報的損傷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