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輛挎斗摩托車開路、一輛卡車殿后,他所乘坐的越野車就在中間。
諮政院外聚集了大量民眾,各家報社與期刊的記者恐怕有上百人,放眼望去可謂摩肩擦踵。
出乎意料,大家都沒想到周某人會在這里,不知是誰率先認出來并大喊大叫了起來,迅速引發了一連串的呼喊聲。
現場頓時躁動起來,維持秩序的巡警厲聲呵斥著,一些興奮的記者甚至沖破了巡警和憲兵組成的警戒線,邊奔向車隊邊大聲發問。
“周將軍您對今后之局勢有何見解美國會媾和嗎”
“有傳言聲稱王師攻略夏威夷損失慘重,遠多于公報,這是真的嗎”
“聽說您是這官兵婚事律例的倡導者,您覺得這合乎情理嗎”
“我的看法是,不可能和談”周長風隨便挑了一個他愿意回答的問題。
當然,此起彼伏的提問中也出現了不合時宜的話語。
“周將軍有人說您倒賣戰利品牟利,您如何看”
周長風立刻順著聲音看了過去,捕捉到了發問的記者,稍加思索便揮手笑道“在下對錢不感興趣”
這種場合下的應對是門學問,為避免落入語言陷阱,避免正面回答是最基礎的操作之一。
不停歇的呼喊聲和問詢聲交織在一起顯得尤為雜亂,車隊不做停留,很快就拐彎經由大門駛入院內。
今天特意到場的將領不止他一人,幾名閑來無事的陸海空將領也來了,除此之外還有個別朝廷官員。
這里的氛圍沒有那么壓抑,寬敞之極的大殿內云集眾多議員,顯得頗為嘈雜,有打招呼的聲音、有爭論的聲音、有要求侍者端茶倒水的聲音,種種動靜回蕩在回音效果優良的大殿之中。
二百多名民選議員、八十名欽定議員、十名特別議員,除六人缺席以外總計三百余人到場。
諮政院總裁陳介禮自然不會缺席,隨著時間來到八點整,第一階段正式開始表決前辯論。
“自古以來國家大事唯戎與祀,要是仗打不贏,還談何權益與進步讓前線將士安心,方才能奮勇殺敵。”
“近日各大報紙都爭的不亦說乎啊,很激烈,只是某些人似乎過于盲目,不作思量。鄙人是贊同此法條的,諸位,要分清輕重緩急,切不可本末倒置。”
“是,這符合崇武詔的精神,武備廢弛的表象是刀槍銳不銳利,隱含的重點是氛圍和規章能否讓官兵盡心竭力的作戰。”
與民間報紙上激烈罵戰截然相反,諮政院大殿卻尤為平和,這反倒讓周某人有些納悶了。
不是說議員們針鋒相對乃至大打出手才是常態嗎今天怎么格外反常
反方以民主黨與仁和黨人士為主,但即使是他們也并未全盤否定立法之初衷,他們主要是反駁法律提案太過嚴厲,不應這么苛刻綁定和從重懲處。
正方就比較繁雜了,一些較為激進的中華黨、日月社、開拓急進會議員甚至叫囂應該加大力度。
比如周長風所苦惱的、男女朋友關系的情況該如何解決,竟然以想都不敢想的方式從個別人口中說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