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這錢啊,諮政院財務會總是抱怨不夠,說辭一大堆,就是不肯松口。”
事實證明科學技術的發展對信息傳播速度的影響極為顯著,早期的圖像傳真技術讓周某人舉刀號召的經典照片迅速傳送到了大江南北的主要州府。
當天黃昏時分,各大報社的晚報都刊登了這一相當奪人眼球的消息。
因為午睡的緣故,朱泠婧大致是在下午才得知此事的。
她下意識地握緊拳頭,咬牙道“又敢耍我太不讓人省心了”
“陛下您前不久才說他省心的”旁邊的蘇依依如是嘀咕了一句。
周某人事先其實專門向她請示過,表示現在的動員水平仍然不夠,而且嚴重欠缺大規模征召的經驗,各種資金也稱不上充足,所以想提醒、催促一下諮政院方面,說服他們在未來的財政預算案中進一步加大軍費開支占比。
結果這家伙就是這么來“提醒、催促、說服”的
不過朱泠婧倒也沒生氣,她本人的看法就是應該以軍費為重,經濟建設與公共服務開支則稍微緩一緩,通過發行公債和增發鈔票來解決財政赤字。
去年因為朝堂之上爭論不休,并且諮政院也咬死不松口,所以最后僅在正常鈔票增發數量以外額外增發13億圓,相當少。
幾名經略待詔估計增發鈔票20億圓是可行的,不會對市場造成明顯沖擊。稅賦監給出的數字更保守些,建議全年四個季度分批增發16億圓,如果發現物價失衡的苗頭就中止。
經濟學家普遍看好未來的發展勢頭,軍工業旺盛的需求帶動了冶金、食品、醫藥等制造業的發展。
另外由于戰爭取得長足進展,大量石油和有色金屬資源從南洋流入大明本土,明顯降低了生產建設成本畢竟戰前這些資源有一部分依賴進口。
可這究竟是虛假的繁榮還是真正的繁榮呢
市場調查是偏向樂觀的,多數州府的物價仍然平穩,個別地方甚至有所下降。
湖北布政使司的調查指出自去年六月至今年六月,武漢府的一般物價上漲27、米價上漲15、電價上漲42、日用品價格上漲24;工業原材料價格漲跌不一,鋁材價格上漲11、銅材價格上漲33、鋼材價格下跌08,總體來看還是較為健康的。
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情況是貴金屬,盡管金本位的時代已經到了尾聲,可還不夠徹底,黃金在現有的貨幣體系下依舊是重要的參考物。
明軍在南洋諸地大肆搜集黃金白銀,其中少部分留作當地扶持起來的藩屬國政權發行貨幣的準備金,其余數以噸計的黃金白銀全部被運回本土。
在基礎資源較為充足的前提下,金光燦燦、銀光閃閃的貴金屬無疑是朝廷信用貨幣的最佳證明,完全可以開動印鈔機。
朱泠婧在經濟上較為激進,她的想法是分批加大增發鈔票力度,直到市場出現波動以后再中止,同時輔以限制提現、鼓勵儲蓄、黃金管制等等政策來穩定幣值、遏制通貨膨脹。
不過奈何朝堂之上有相當一部分人非常忌諱增發鈔票,而且諮政院投票表的反對票決也總是略多于半數,導致大明朝廷一直沒有充分利用金融手段來獲取額外資金。
鑒于周長風所行之事大有裨益,朱泠婧決定暫時不找他的麻煩,但他畢竟鉆空子忽悠了自己,必須要使其畏威,因而
“陛下口諭,要周待詔你即刻動身,前往伊里候命,不得滯留京城。”
宮中來人直接上門通知,幾乎是在趕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