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令傳遞又回歸了原始辦法,運氣好的話可以騎摩托車、騎自行車,但有些區域只能靠兩條腿。
在明軍防線東南角,一處標高107的高地上,四〇團一營三隊的79名官兵自從11月20日起就被孤立了。
那一天,在兩翼友軍被迫撤退以后,他們的陣地就成了名副其實的突出部。
通信早已中斷,只能通過傳令兵
進行傳達,而且半途中要穿越敵人的炮火攔阻線,十分危險。
如今是被孤立的第五天,這期間美軍沒有發動進攻,只有幾次試探性的偵察,所以高地上的彈藥還很充足,但是食物和飲水完全告罄。
從被射殺的敵兵身上搜羅回來的水壺也已經空空如也,有人仰天高呼,希望老天爺能下一場雨。
結果中午的時候烏云密布,“轟隆”一聲驚雷以后,大雨傾盆而下,但是持續時間很短,沒多久就轉變為了淅淅瀝瀝的小雨。
縮在塹壕中的士兵們紛紛摘下鋼盔接雨,每積聚一點水就一飲而盡。
隊副再次提議突圍,但隊正也再次拒絕三天前接到的命令仍是原地堅守,至今沒有收到后續命令,不能擅自決斷。
不死心的隊副又勸說了幾句,這次有了成效,隊正同意派人去后方團部詢問指示。
下午,被挑選出的兩名士兵拎著步槍冒雨出發。
土地被炮火炸得松松散散,現在下了場雨,頓時泥濘至極,一腳踩下去可以沒到腳脖子。
大家耐心的等待著,期待團部的指示。
黃昏的時候,大家沒有等來那兩名同袍,反而等到了團部派來的傳令兵。
渾身泥濘的傳令兵告知了命令繼續堅守107高地,直至11月28日傍晚1800,期間自主嘗試一兩次火力偵察。
“戳大木娘啥時候送吃的過來這都多少天了”
“喂,下午去團部報信的倆人你見著沒咋還沒回來”
士兵們追問著,但這些問題傳令兵一個也答不上來。
后半夜,中斷了五天之久的補給品終于送上來了,是二十幾箱子三四式野戰口糧,省著吃可以吃上三天。
那兩名去團部詢問的士兵不知所蹤,實際上他們已經相繼死在穿越炮火攔阻線的途中
為確保十四師能夠順利撤離,周長風可謂使勁渾身解數,努力協調陸海空三軍高效執行茯苓行動。
11月26日,空軍作戰單位在姜軒的指揮下,夜間為主、晝間為輔,在一天兩夜的時間里對卡胡盧伊機場和拉奈機場實施了五次空襲。
因為對方有雷達預警,空軍部隊五次空襲僅擊毀美軍飛機16架、自身損失14架。盡管效果一般,可卻給美軍營造出了一種“明軍仍欲進攻”的假象。
11月27日,大明空軍組織了一次大規模空襲,總計有26架三六式輕型轟炸機和19架三八式俯沖轟炸機,它們在62架三六式戰斗機的護航下對莫洛凱島東部海灘處的美軍碼頭進行了轟炸。
數百枚航彈炸起無數道沖天水柱,海灘上煙塵彌漫,被炸毀的卡車和物資燃起熊熊大火,好幾個大型條形浮箱也被炸沉。
美軍有陸軍航空隊和海軍陸戰隊航空隊的77架40、43、4戰斗機迎戰,明軍損失轟炸機8架和戰斗機7架,美軍損失戰斗機10架。
11月28日,遵從周某人的指示,空軍連續派出多架三八式重型戰斗機偵察型對拉奈島實施空中偵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