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紀聞報的標題是“王師首次受挫”;江南民報的標題是“我軍敗了”;北直隸民報的標題是“王師首敗,無功而返”。
突如其來的轉變讓民眾感到不可思議,在大江南北引起軒然大波。
為什么之前節節勝利忽然間就打了敗仗按照以往描述中呈現的局勢,敵軍難道不該是一觸即潰嗎
一時間眾說紛紜,各種論調層出不窮。
雖然有很多民間專業人士在社論中理
性分析,安撫許多人忐忑浮躁的心,可是亦不乏有英美收買的線人故意危言聳聽。
他們聲稱一直以來的戰報都是哄騙民眾的,明軍壓根就沒打下來瓦胡島,只是盤踞在考愛島茍延殘喘而已,破破爛爛的艦隊主力撤回本土就是因為被重創了
很多議員集體來到兵部或大都督府官署門口,要求為失敗給出合理的回答。
在侍從們的引領下,忿忿不平的議員們被集中到兵部的一間議事廳。
“到底怎么回事難道不敢應嗎這么心虛,怕是有誰玩忽職守”
“諸位稍安勿躁,會有朝中大員來解答的。”
議員們在嘀咕和議論中等到了所謂的解惑者,可誰也沒想到來者是之前一通演講就讓不少人焦頭爛額的周某人。
身著藍綠色常服的周長風右手拎著佩刀,目視前方,不以為意的走到了最前方。
這個架勢不得不說有些唬人,嘈雜的房間很快安靜了下來。
有人毫無畏懼的率先發問“這一戰敗得莫名其妙,請周待詔為我等解惑”
各種各樣的附和聲音接連到來。
“太怪太蹊蹺,一個整師就這么撤走了。”
“是啊,怎么突然就撤走了,我聽到的消息是在島上受挫以后就直接準備撤兵,也不多堅持幾日”
任憑議員們如何嘰嘰喳喳,歪著身子倚靠著墻壁的周長風就是不吭聲。
過了好一會,話音才逐漸減輕了。
直到這時他才伸出了食指,語速緩慢的悠悠道“仗打不贏,歸根究底就兩個原因。第一,人有問題,將帥指揮失誤、士兵士氣不濟,或者驕縱輕狂。”
說著,他又伸出中指,“第二個原因,那就是資源,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兵器裝備彈藥不夠多,當然打不贏。說白了,就是軍費不夠。”
一聽說要錢,議員們心中一顫,但依舊面不改色。
有人煞有介事的淡然道“在下認為軍隊近兩年確實很驕縱,連戰連捷心高氣傲。古人的話沒錯,aaa“驕兵必敗aaa“十分有道理啊。”
“的確,好多將領跋扈得很,橫行霸道,上個月那個誰,醉酒打人,還指使親兵強搶民女。”一名儒雅的議員舉例說明。
“軍中的事,我們內部會嚴格處置的,肯定斬斷這股驕縱不可一世的風氣”周長風加重了語氣,頗有些惡狠狠的意味,他接著暗示道“據估計,美國明年的軍費又要大漲,一兩百個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