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虛的他們不由自主的往壞的方面去想,擔心那些被扣上勾結外敵嫌疑帽子的同事會被革除職務,乃至
一時間,人人自危。
終于有人堅持不住了,帶頭表示道“唯有雙管齊下才能爭取最
終之勝利,將士奮勇殺敵,國朝自然要鼎力支持。”
不知是誰先開的頭,房間中忽然喊起了口號。
“同心協力為了勝利”
“同心協力為了勝利”
半晌,呼喊聲才漸漸消褪。
有人小心翼翼地說“周周僉事,預算的事要認真磋商的,光憑咱們不作數啊。”
周長風笑道“沒事,很快就會有變化的。”
諮政院中除了幾位特別議員,其余的相當一部分民選議員本質上是各大派系的代表,而這些需要派系又跟大明大小官僚資產階級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在做重大決策時免不了受到影響與干涉。
民選、民選,什么樣的公民更有話語權誰掌握的資產多、納的稅多,誰就更有話語權
這是純正資本主義國家的特點,大明并非如此。
頂級商賈或言之大企業家和大銀行家所具備的影響力雖不可小覷,可歸根究底卻是依附于勛貴和官僚的,他們仍不能達到平起平坐的地步。
喜歡我大明特色官僚資本主義嗎
至于欽定議員就沒什么好說的了,這些人差不多算是傀儡木頭人。
一番折騰下來,諮政院在表面上是不會再唱反調了。
周長風走出兵部官署時只覺得心曠神怡。
只可惜自己的佩刀刀鞘被摔出了痕跡,上邊的飾物也有脫落。
外部情況被妥善解決,內部情況也在朱泠婧的授意下得到了矯正。
除個別官署外,朝廷各大部門在這兩天都迎來了罕見的大調動,短時間內如此頻繁的人事變化導致朝廷的行政效率有所下降。
原先的內閣被朱泠婧解散,重新組閣。
取代高慶魁為新任丞相的是中華黨人廖自和,是不常見的非京官出身的丞相。
國防閣臣仍為林羲,他也是內閣中唯一一位民主黨人。
原財政閣臣李光遠因年事已高而請辭,接替他的是日月社成員晏裴文。
原人事閣臣高仲南被替換為中華黨人陳開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