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定王籌謀去山東之時,山東已是風起云涌。
山海關之戰后,大順軍慘敗的消息,像長了翅膀一樣,從北直隸傳到了山東鄉紳土豪們的耳朵里。
德州盧府。
隱居鄉里的大明御史盧世漼、趙繼鼎,主事程先貞,推官李贊明,大學士謝升之弟生員謝陛,聚在一起密談。
盧世漼悄聲道“前幾日,我家一個掌柜從京師回來,說吳三桂借清軍入關了,將李自成殺得大敗,逃離了京師。京師已經收復了。”
程先貞異常興奮,“可盼著這一天了。前幾日,武德道防御使衙門又給我爹派了一萬兩銀子的軍餉,說湊不齊就抄家抓人。眼下期限就要到了,我爹正在犯愁呢。”
其他幾人也附和,“是啊,是啊,我家現在窮得都揭不開鍋了,到哪籌銀子去。”
李贊明咬牙切齒,“吳征文、閆杰這兩個狗賊,我恨不得一刀宰了他,扒了他的皮。”
三月間,李自成部將郭升受命南下山東,占領德州、濟南等地,委任吳征文為大順德州牧,閻杰為武德道防御使。這二人一到任,就沿用闖軍的做法,重刑追掠明朝官吏士紳的財物。德州官紳對二人恨之入骨。
謝陛有些不屑,“說這些氣話有什么用,要出氣,就來點實際的。”
李贊明有些不悅,“怎么實際”
謝陛看了看盧世漼,低聲道“眼下闖賊大敗,士氣低迷,德州城內兵力空虛,我們何不乘機起事”
眾人沉默不語。
李贊明略帶譏諷道“我們沒有兵馬,如何起事”
謝陛有些不屑,“城內官紳家都有護院、家丁,每家百余人,湊個千余人應該不難。我們只要謀劃得當,擒拿住吳征文、閆杰這兩個狗賊,其他人就做鳥獸散了。”
趙繼鼎聽了非常贊賞,“看來謝秀才已經是胸有良策了”
謝陛有些得意,“不敢說是良策,我這個法子與家兄商議過,他也說尚可。”
趙繼鼎道“令兄乃是我朝大學士,吾輩之楷模,他說尚可,當是良策了。說來聽聽。”
謝陛遂如此如此,將想法說了一遍。
盧世漼沉思片刻,捋了捋胡子,“擒賊先擒王,我看可以一試。”
盧世漼的學生李韞玉也是個生員,見謝陛得意洋洋,也急忙起身,“自古講究師出有名,我們縱然能奪下德州城,也難以對抗闖賊大軍。所以學生以為,還要在師出有名上做足文章。”
盧世漼滿眼贊賞地看著李韞玉,鼓勵他說下去。
李韞玉繼續道“其一,打旗號。在城樓上打出“擒賊復明”“中興大明”的旗幟,讓百姓知道我們為什么起事,贏得人心。其二,選盟主。從宗室中推選一人來當盟主,號召遠近。其三,發檄文。廣發檄文,以筆為刀,讓四方響應,群起攻之。
趙繼鼎幾人頻頻點頭,“后生可畏,后生可畏。我看寫這個檄文的人,非你莫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