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武定州,眾人又走了一夜,來到高苑縣。
陳豹已經提前到了這里,打聽了一些消息,來稟報定王“這個高苑縣的知縣叫蘇方,漢中人,以前在陜西時練過兵,與大順軍交過手,頗有智略。一月前,大順軍進入山東,府縣望風而降。只有這個蘇知縣,組織鄉勇守城。大順軍將領也知蘇知縣的威名,繞道而去,秋毫無犯。聽百姓說,這段時間,蘇知縣又從鄉勇中挑選精壯,還要沒有家室的,日日訓練,不知為何”
連續的晝伏夜行,隊伍疲憊不堪。進入山東后,方以智幾次建議定王找個穩妥的地方,歇息幾日。之前的樂陵縣周知縣過于勢利,武定州飽受戰火沒有恢復。現在到了高苑縣,方以智又琢磨起這事來。
待陳豹說完,方以智問道“陳將軍,你看縣內百姓生活如何”
陳豹回稟“高苑縣沒有受到兵災,在蘇知縣治下也還太平,看路上行人還很多,衣著面色比之前的都要好一些。”
方以智點點頭,向定王建議,“殿下,這個蘇知縣對大明如此忠心,治下太平,不如去聯絡一下,在此停留幾日。”
一旁的毛大刀連忙上前請命,“末將愿帶人去一趟。”
定王轉頭看向張家玉,好似在詢問他的意見。
張家玉沉思片刻,“這個蘇知縣在陜西打過闖軍,毛將軍前去恐怕不妥,下官愿意走一趟”。
定王點頭同意,又對黃貴道“請黃將軍與張先生同去。”
第二日。高苑縣縣衙大堂。
知縣蘇方正在處理公務,有差役來報“門口來了兩個人,自稱從京師而來,說是大人的故人。”
蘇方一愣,京師的故人京師確實有幾個同年和同鄉,只是京師易主,不知道身在何處。難道是南下避難到了此地想到這里,連忙說道“快請”。
不一會,差役領著兩個人進來。蘇方打量一番,一個是穿著長衫的讀書人,美如冠玉,氣度不凡。一個五大三粗,看似是個習武之人。蘇方絞盡腦汁,也記不起來什么時候有這樣兩個故人
二人見到蘇方,拱手施禮“見過蘇知縣。”
蘇方開口道“二位是”
張家玉自報家門,“在下大明翰林院庶吉士張家玉。闖賊從京師西逃時,在下僥幸脫身,欲往南都去,路過寶地,特來拜會。”
“原來是張大人,失敬,失敬”蘇方拱手一禮,又急切詢問“張大人從京師來,那邊的情形如何”
張家玉將所見所聞,向蘇方陳述一遍。
聽完,蘇方站了起來,緊鎖眉頭,來回踱步。
“你的意思,吳三桂投靠了韃子可是這邊聽到的消息是吳三桂借兵討賊,雪恥除兇,功在社稷。”
“這不過是自欺欺人的言詞。一旦韃子騎兵南下,謊言就會戳破。”
“韃子什么時候南下”蘇方面露焦急之色。
“大人不知道嗎在我南下之時,就有韃子大隊人馬南下山東,想必已經到了德州。”
蘇方坐了下來,嘆息道“只聽到傳言,沒有確切的消息。”
張家玉接著問道“如果韃子來了,大人如何打算”
蘇方臉上一變,死死盯著張家玉,拔高聲音問道“閣下是韃子的說客”
張家玉面露微笑,緩緩道“是怎樣不是又怎樣”
“如果不是還可以聊。如果是,請立即離開。”蘇方說得斬釘截鐵,不留余地。
“蘇大人可知京師多少高官都投靠滿清,何況你我。你我皆蚍蜉,豈能撼大樹”張家玉依然是不急不躁,神態自若。
蘇方一聽,又猛然站起,朝外大聲喊了一聲“來人。”兩名差役應聲而入。
“送客。”蘇方毫不客氣地下了逐客令。
“慢著”,一旁的黃貴站了起來,“蘇大人,先請二位出去,在下有個東西給你瞧瞧。”
蘇方思慮片刻,向二人示意。兩名差役轉身退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