佑利是個細心的女生。
她幫忙找的兩輛都是suv,除了油箱是滿的之外,后備箱也是滿的。
一輛車上邊裝滿的物資,水,拉面,瓦斯爐,以及各種零食。
另一輛車上則是幾個睡袋,簡易的帳篷。
“我去,這些東西去山里都能生活幾天了,你咋和她說的”
寧舟都忍不住感嘆。
允兒同樣驚訝“就說,可能要去個沒人的地方藏兩天,我也沒想到她能買這些”
裝備齊全是好事,并且寧舟也沒有質疑佑利是否會出賣己方。
允兒敢說,說明肯定有信心。
他雖然不認識佑利,但懂的人情世故,對方根本沒理由做二五仔。
如果轉身將己方出賣,估計與允兒多年的友情會走到盡頭不說,光是網絡上給出的壓力,她都吃不消。
車里,還有一封佑利的手寫信。
主要是祝允兒逃亡順利,并且表示所有物品,包括租車,都是自己叔叔一起幫著弄的,不用擔心被發現。
允兒感動之余,也是對著鏡頭好一番感謝。
八位成員再度出發,目的地是離首爾大概四十多公里的某處。
韓國人口老齡化嚴重,連首爾周邊,都出現了空村的情況。
這不是逃亡者們關心的事兒,經過快兩小時的行駛,到了該區域。
原本這里是個常見的村子,后來人漸漸都搬到城里,目前只剩下公路邊上的幾戶居民,做的是食堂以及修車的營生。
而他們要找的小學,過了個橋,又往里開了十分鐘才到。
原來的大門,已經不見,只有個框架。
車輛駛入了長滿雜草的操場,中間的雕塑,已經班駁的看不出是誰。
只有一層樓的型房屋便是小學的主體建筑,許多玻璃碎了,墻皮更是看不出原來的顏色。
“這是個小學么”
下車之后,小白環視一圈。
“也太小了吧。”
寧舟深表同意,他住在鎮子上,那兒的小學都是這里十幾倍大。
非要說個面積。
四百米的跑道都知道吧,這里操場加教學樓一塊,差不多是跑道里頭那么大。
沒有抹黑,真就差不多
“這里原來有一千多人居住,因為首爾開發,離得也近,從十幾年前開始,慢慢地就往城里去了。”
允兒不僅是看照片,也順便查詢了過往。
“最多的時候,也就一百多個學生,所以面積不大。
好像是五年前,學校就作廢了。”
“五年就破敗成這樣”新恒結衣有些驚訝。
“房子有些神奇,”
寧舟笑著解釋。
“家里的老人說,需要人氣,也就是人在里頭住著,不容易壞。
我村里有些房屋,只是一兩年沒人住,后邊都塌了。
可比它更破舊的房屋因為住著人,反而沒什么事。”
“這么神奇”
“這其實有科學依據,”雅人大叔顯然也懂“人在屋里,平時都會打掃,并且開窗通風。
沒人的房屋,螞蟻,昆蟲,什么都來,壞的就快一些。
這小學,再過個幾年,也有坍塌的危險。”
八人分開,將周圍勘察了一番。
房屋后頭還有一塊空地,這會也不知道是干啥的,正好拿來停車。
而拐角處的一間房,門窗保存最為完善,成為了大伙的臥室。
“小白,你先
進去吧”
選好地方,接下來便是搬運物資。
允兒抱著一堆東西,到了門口,卻又停下了腳步。
“害怕”
小白看著她的表情,明白了咋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