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丹峰數十里外一處位于山腳下的古樸大宅中。
從百竹山中離開的李家數十位煉氣期弟子,除此之外還陸陸續續有百余人來到此地,于堂下座位上靜等著。
這廳堂極大,除卻了首位一列九張黑漆檀木扶椅外,中間一條過道,左右兩側各依次列座了十排百張椅子,眾人皆規規矩矩地坐在了屬于自己的位置上。
煉氣后期在過道兩側,而中期、初期修士則往后排去。
數個時辰之后,李之行與另一位老者,還有一位容貌中年的方臉濃眉大漢,三人這才到來,步入其中。
這大漢坐于首位中間,而這兩位老者則分坐左右。
李氏家族龐大,自然不會只有如今這百余人而已。
而這首位上的九座,也僅為了在青霞宗內的九位李家筑基修士所準備。
這李家其他子弟更多的是在外坊市,還有往來于幽云大澤等妖域與其他宗門等商隊、店鋪,算是分散各處,而其中在外的也有數十位筑基修士。
在季華真人數百年的經營下,李家可算是枝繁葉茂,但是唯一可惜的是其中未能再出一位真人。
而這位李之行與大漢兩人雖以兄弟相稱,但是實則并非同父同母。只不過在金丹世家內,族中練氣期子弟一旦突破了,便以其筑基前后順序排序。
兩人之間若非至親關系,便以兄弟姐妹論處。
這大漢坐定,掃視了堂下族中百余位煉氣期修士一眼,而后看了身邊的李之行,不急不緩地說道
“三哥,你特意如此大費周章地喚來我等,莫不是為了百竹山那邊的事情前些日子,我聽說牛守剛孫婿曹魏筑基了,此人本是你手底下的客卿,但是看你們之間這關系鬧得挺僵的啊有的刀不好用,就趕緊折斷了,傷了手也不打緊,顧前不顧后,反倒是尾大不掉。”
“七弟,這話現在說又有何用朝光,你們就在百竹山,曹魏那邊可有什么說法”李之行沉聲說道。
“回三叔,今早曹魏已讓我等著期歸還這些年來虧欠宗門方面的靈藥,一旦半個月內不能如數繳清,便會讓執法殿介入。這人也太不識好歹了,剛一上任就要清算前事,讓我等退出百竹山,絲毫沒有將您幾位放在眼中。我這邊只能推脫是因蟲害而導致的靈藥枯敗,不過看此人模樣,應是會不依不饒。”座下一位老者恨聲說道。
在上一任百竹山筑基修士章牧身殞后的四五年來,因再無新晉筑基接任。
這紫竹與楠竹兩座側峰,幾乎算是他們李家說得算。
而這些年來,絕大部分的靈藥都已經上繳給了家族中的筑基修士,眼下堂上這兩位老者皆有份額,至于他們這些煉氣期修士所得的其實并不多。
座下的諸多煉氣修士又紛紛上稟了諸多事務,不只是曹魏一人而已,更多地還是與其他丹殿筑基修士有關,所說的事情都差不多,彷佛所有筑基修士都挑選了這個時間點。
等眾人說完之后,這位名為李之懌的筑基修士不禁有些頭疼地揉了揉鬢角,只道了此事他們會處理,而后揮手讓其各自回修行之地去。
只留下了李之行,還有另一位筑基老者李之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