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來到靜室后,他在蒲團上盤膝坐下,分出了一縷神念探入玉簡之中。
十余息后,曹魏隨手一拋,將玉簡扔在了那擺在墻角的書架上,而后搖頭暗道
“只有前兩卷而已,還不如宗門藏經閣中的那些符書齊全其中還有許多似是而非之處,若是散修將之奉為圭臬,來日在符箓之道上的成就也僅如此而已,窮盡終生也不見得能達到窺視外景境界,更有甚至還會誤導了自身修行,此生怕是難以突破至金丹境界。天底下這白得的東西,果然是最貴的。西域這些大宗門對散修未免也太過于防范了,難怪所在地域比南疆遼闊近乎十倍之巨,可也就只有七個元嬰宗門。”
這世間修行從練氣筑基機金丹,至元嬰化神洞虛,而后臻至合體渡劫大乘,共有九般境界,從大荒神朝誕生之日起便已存在。
區區一十八字,便將修士一輩子的修行給囊括殆盡。
而這些境界的由來,據宗門中所搜羅得到的那些大荒神朝時期的古籍中所記,實則分為內外景,其目的即為求一,也就是所謂的仙。
只不過在后來隨著大荒神朝覆滅,各族大能修士又在其中引入了五行八卦相生相克等概念以作辯證,為后輩指領修行方向。
而那些修行百藝,諸如陣、符、器、丹等技藝也是根據在大境界上也是在內外景這一大框架之中,并未脫離。
所謂的內景,是修士精氣神三者合一下所產生的一景,直求先天,在生死之間了當,在萬物化一上體悟。
此景并非修士所獨有,那些心境通明,念頭通達的凡人,在此道上的修行其實并不比修士要差。只是因為受限于身無靈根,不能修行的緣故,無法將之具現而已。
而外景便是修士將自身認知融于天地萬物之中,提煉摒棄種種,有所悟有所得,而再與自身內景相應,從而便是眾生修行目的所在,即為得一成仙。
內外景貫通于修行九境之間,須臾不分。
此中道理,青霞宗并未對曹魏這些真傳弟子隱瞞。
只是有些事情就算是知道了,但是不能去理解或是貫徹,等同于無知
曹魏將那昌海商行送來的河圖符書棄置一旁后,轉而從儲物袋中取出了一本從公孫師妹那里得來的五方符書靜閱了起來。
過了半個時辰后,他又提筆畫了二十張木靈符。
西域之中,散修成為符師以后便要在所在修仙城池每個月上繳五百張五行基礎符箓,如此持續兩年時間。
而曹魏在考核之中繪制木靈符,因而他也需要上繳此類靈符。
在百藝司那卓維正眼皮底下,他小心謹慎地將控制著成符率,如今在洞府之中就要隨意了許多。
曹魏雖然在符箓之道上確實只是初窺門徑,但是憑借著自身神念強橫,這木靈符是越畫越順手。
因而二十張符箓,他用時僅是半個時辰出頭。
“這些五行基礎符箓不過是宗門符殿道友練手之物,可在西域這邊竟然還要將主意打到散修符師身上,倒是連半點蠅頭小利都不放過身有一技之長的符師尚且受此壓迫,更何況那些尋常散修,也難怪彼此之間多有爭殺。”曹魏放下筆后,不禁搖了下頭。
若是愿意,他能在兩天左右便將五百張符箓全都繪制完成,而這種工作量對于尋常的符師而言,這些筑基初期修士神念不夠,無法長時間篆刻符箓不說,也無法保證成符率,且因而少說要花費個大半個月時間。
而這木靈符一張也就二十枚下品靈石,每個月五百張的數量,總價也不過是百枚中品靈石而已。
不過奇花城百藝司倒是會千份所需的材料,如此一來這些新晉的符師倒也有些甜頭。
只是這對于曹魏卻有些雞肋了,他可不愿意為此而浪費了自身兩天的修行。
有這時間,他寧愿花在那衛驪或是侍女身上。
“等再過些時間,便尋個要鉆研其他更為高深符箓的由頭,直接去昌海商行中購置一些木靈符,將半年所需的符箓全都上繳到百藝司那邊吧,如此也較為省事。”曹魏自語道。
一說完,他便離開了書桉,朝著榻上走去,脫下了散屐,盤膝坐下蒲團上吐納修行起了句芒木神經。
時間恍然不覺間已過了數個時辰,到了半夜。
曹魏忽然間打了一聲噴嚏,他睜開雙眼,疑道“莫不是哪位美人在念叨著我”
說罷,他也無心修行,便走出了洞府外。
而在陣外,正有兩位侍女站候著。
只不過兩人看起來有些昏昏欲睡,頭一點一點的,強打著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