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這伏龍山當真是個妙地。
東北十六里是餓狼寨,三十多個賊匪,仗著山勢險峻難剿,常常劫掠扶風府城官道,不愁吃喝。
正北六十里是猛虎寨的老窩,賊眾極多,號稱八百之數,禍害五座小城的四條要道。
正東十七里是水月庵,庵中尼姑們善于法事超度,信客居士極多,香火錢自不會少。
西面三十里是秋宮閣山院,“子曰們”不事生產、附庸風雅,但沒有萬貫家財,哪個敢這么閑
山賊、書院、尼姑庵相處一山,活的都算滋潤。
唯獨中間的伏龍寨猶如點睛之筆,窮困潦倒,三天餓八頓,老當家的一死,更是四方一起擠兌。
“不如我去水月庵偷點吃的回來你們防備餓狼寨偷襲”辛卓考慮半天,做出抉擇。
五名賊眾相視一眼,大感意外,這還是那個脾氣又臭又硬,身為山賊卻看不起山賊的小大當家這幾天像是變了個人,大方的賞賜秘籍也就算了,居然還變得如此生猛。
“不如一起去吧打上尼姑庵,偷他賊鳥食,把尼姑們掠進寨子快呃,反正咱們已經今非昔比,搶他娘”三當家的振臂高呼。
這話并沒引起大家的共鳴,賊眾們腦海中的畫面不是太好。
“還是我自己去吧一個人目標小,不容易被發覺。”
辛卓態度很堅決,并且不放過任何一個增加賊眾忠心度的機會,“我說過要讓你們成為高手,這點小事怎能讓你們煩心你們只管利用一切空閑盡快提升武功,我即便是死,死無葬身之地,也值了”
其實記憶中“他”小時候餓急了,偷摸去過幾次水月庵,庵中的武尼可不是好相與的,一群人過去指不定被追殺的漫山跑,一個人小心點,運氣好,混個飽肚子不成問題。
“你”
辛卓這番深情的流露,高尚的節操,著實再次讓“感情淳樸”的山賊們吃驚不小。
尤其是三當家的,粗魯的性格中帶著一絲細膩的感情,甚至抹了抹眼淚:“這舍己為人,對,是這個詞,讓人好生感動。”
“大貴,別這樣,為了你們,我什么都愿意做,我就是這么個一心為公、沒有私心的大當家。”
辛卓立了個大大的fg,轉身沖出院子。
直到辛卓消失在山門外,眾賊表情驀地一收。
崔鶯兒上前幾步,臉上滿滿的疑惑:“你們有沒有覺得,這小子好像換了個人往常板著張臉,只會唉聲嘆氣,罵我們粗魯,連根筷子都不愿拿,如今不僅分了遺產,還變得這般有擔當。”
韓七娘捏著下巴:“他是不是腦子出了問題”
“不至于,俺覺得是老當家的不在了,子曰變了不再是那個子曰了,男人有時候會一夜之間變的成熟。”三當家的捏著絡腮胡子,以過來人的身份,分析的煞有其事。
“他沒得選,一但伏龍寨沒了,就他那小胳膊小腿的,同道不認,官府不收,絕對是死無葬身之地,做出改變也在情理之中。”
“不過這番沖動不為己,著實讓人有點小感動。”
“希望水月庵的武尼發現了,打的輕些”
奔跑中的辛卓驚喜的發現,望月井波動頻繁。
黃大貴忠誠加10。
白尖細忠誠加10。
崔鶯兒忠誠加10。
韓七娘忠誠加10。
太陽升到樹梢高時,辛卓來到了水月庵后門的林子中,緊了緊手上的麻袋。
這尼姑庵表面上看去與和尚廟并無區別,主殿琉璃飛瓦,偏殿飛瓦琉璃,外面一圈黃漆圍墻,院中青竹、翠柏隨風晃動,加上陣陣梵音經聲。
禪意這就出來了。
水月庵不在扶風府三寺、五觀之列,不屬于官方敕諜造案的正經寺廟,庵中尼姑功利心很強,也常有不法之事。
最關鍵的是,隔三差五空口白牙的跑來伏龍寨秀善心,勸大家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所以為飽肚子,偷她們一點吃的,也沒啥心理負擔。
辛卓小心觀察了一番四周,掏出一塊麻布遮住半張臉,麻利的翻過墻頭,躡手躡腳的向著記憶中的廚房摸去。
過程很順利。
廚房不大,空無一人,此時散發著陣陣面香和豆制品的清香。
一口大鍋中的大蒸籠內正冒著白氣,一旁石臺上兩盤水嫩的豆腐上已經撒上了粗鹽巴。
辛卓眼睛亮了。
沖過去,一口囫圇塞下一整塊豆腐,真叫一個美味,兩輩子加起來,也沒曾想到,豆腐居然如此好吃。
蒸籠里蒸的是白面饅頭和部分菜包子,饅頭軟硬剛好,菜包子咸淡適宜。
一口包子一口豆腐,很快撐到了嗓子眼。
辛卓拍拍肚子,解開麻袋,包子、豆腐一股腦倒下去,又在旁邊菜架上拿了些土豆、咸菜、蘿卜,估摸夠寨子兩三天吃的,準備開溜。
轉過身,便發現墻角放著筆墨和紙,似乎是做采買寫閥條用的。
心血來潮,隨手拿起,鱉爬似的寫了幾行字。
不料剛落筆,身后便傳來一陣響動,兩個俊俏的青衣小尼姑不知何時出現在門前,嘴巴張成了“o”形。
來的好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