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請住手第384章西秦鐵蹄震京師
“姜玉卿狗賊虎狼之心他姜家世受皇恩,西秦之地是我大周邊陲重鎮,陛下待他不薄,他怎忍心山河破碎,億萬黎民流離失所,李某真想剝了他的心,看看他是怎么想的”
如意坊,“齊云樓”內,某位嫖娼的士子仰天大吼,淚流滿面。
旁邊有人勸道:“李兄無需如此悲觀,殿前軍和神策軍還有百萬大軍鎮守邊陲,他們很難打進來”
“話雖如此,但李某不甘心啊,李某恨不得手提三尺青峰,親上戰場”
“無知小兒”
樓下蕭條的大街上有人路過,是個面目敦實的漢子,他不是什么大人物,只是個酒樓掌柜,但讀過幾年書,家國情懷深入內心,此時輕嘆一聲:“西秦虎狼之師,馬踏西域,個個都是百戰老兵,如何擋,拿什么去擋滿朝佞臣生生逼反了秦王”
說著搖頭走了幾步,淚水一滴滴滑落,喃喃了一句:“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忽而聽到江對面傳來一陣樂器聲和歌女吟唱聲,不由憤憤的呵斥:“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怔了怔,這首詩不是秦王姜玉卿寫的嗎
沒錯當初秋宮閣帶來的詩詞,誰人還不知都是如今的姜賊所做
“如此經綸滿腹、武道妖孽的天下奇才,為什么要做反賊”
這里只是京城的一角,許許多多的地方,都在上演著同樣的畫面。
漢子不是大人物,但他只是覺得自己位卑不能忘憂國。
下一刻,幾道急促的馬蹄聲,便將他甚至是樓上的一群書生士子的愛國之心,徹底碾碎,變為徹骨的寒冷。
馬蹄聲來自千里加急傳信兵,傳信兵的臉色蒼白,不知是累的還是嚇的,但他舉起的信箋卻是金字加急軍書,喊出的話,更是令沿途大街百姓、數百家青樓中的客人如墜深淵:
“西秦爆發圃陽之戰,八十萬殿前軍、神策軍全軍覆沒,西秦軍已入關”
“西秦軍已入關”
馬蹄擦著漢子快速離去,那漢子一屁股坐在地下:“完了”
樓上的“李某”摔了個四仰八叉,臉色變換不定:“李某喝高了,一定是喝高了”
四周百姓更是驚慌失措,紛紛加快了腳步。
傳信兵前方,忽然竄出一架馬車,攔住傳信兵,車上跳下一位年輕的青袍官員,憤怒的抓住傳信兵的馬韁:“大膽兵賊怎敢如此危言聳聽、霍亂民心”
幾位傳信兵也是勃然大怒:“西秦戰報由大都督經略府加急軍書急送兵部,西秦軍已席卷中原,家國大事,怎可不報”
那年輕官員怒罵:“湖涂去了兵部再說”
傳信兵終于服軟,甩開韁繩:“也好”
姜府。
往日里的車水馬龍,賓客盈門,往來皆官宦,門下皆貴人的場面已經消失了,冷冷清清,猶如日薄西山的落魄人家。
不僅如此,前后四門,早已被如狼似虎的御林軍圍堵看押。
前幾日有被姜家門下欺負過的百姓路過,還會趁機吐口濃痰,落井下石咒罵一番,畢竟失勢的鳳凰不如雞,誰怕了誰但這幾日,已無人敢,不僅不敢,還躲的遠遠的。
這家的嫡長孫造反了,百萬姜家子弟兵要是殺來,誰吃得消
府中,同樣冷清。
覽清院,已無門下商事管事和小支家主前來奏事,自然也不用處理家務,所以老太君、鄭國長公主、北海公主等一大群寡居夫人搬著小板凳,坐在院中曬太陽。
四周原本成群的丫鬟、仆人已經大多被遣散了,只剩下梨韻帶著幾個老家人伺候著。
老太君的頭發完全花白了,人也變得老態龍鐘,雙眼中再無之前的精明光芒,只剩下木訥和渾濁,默默的看著大門處,然后緩緩閉上,很快發出了輕微的鼾聲。
發呆的鄭國長公主,踩死了一只螞蟻,方才看向老太君:“老太君老太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