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雅解釋道“前哨站還有一個作用是可以構建安全區。今天我們用圓木搭橋一個目的是用繩索將13座建筑全部連在一起,構建一條能在生活區內活動的路線。還有問題嗎”
沒人回答,但花生、棉花和大雙都面露難色。理論上瑪雅的方法行得通,但在實際操作中難度很高。攜帶一百公斤的圓木,烈日之下,在擠滿了喪尸的區域層層搭橋,容錯率非常低。即使順利的完成工作,也是一項能累死人的工作。
瑪雅感受到大家沉默式的反對,看向林霧“林霧,你有什么看法”換了此前的瑪雅,既然大家沒意見,不管你們內心是不是反對,開干了事。
林霧回答“我不擔心一開始出問題,我擔心到了消防站時出問題。那時候我們身處生活區的中心,上天無門,沒有援軍,死亡率高達100。”
瑪雅問“你意思是換個地方”
林霧道“這么大片生活區應該有下水道。”
這是一個好辦法,但生活區并不算大,排污排水口或許只有一兩個,并且不肯定下水道的大小。
林霧看著無人機,拿筆在碼頭路和酒吧之間的停車場畫了一圈“這里有一個井蓋。”
瑪雅道“你知道嗎有井蓋不代表有下水道,也可能是電力、電信、供熱、燃氣等管道維修井。”
林霧再畫了兩個地方“井蓋。”
瑪雅看林霧,林霧點頭。他承認搭橋方法不錯,但他也不想太勞累。特別今天太陽如此毒辣,他真不想在屋頂上干體力活。此外,這是一件很影響士氣的工作。
瑪雅看大家,花生三人都沒有吭聲,瑪雅道“棉花再做一批面包。每個人每人攜帶兩個礦泉水瓶的水。每個人最少攜帶兩根繩子。”
“收到。”大家一起回答,是對瑪雅威望的回應,告訴瑪雅,大家沒有因為你更改計劃而失去對你的尊重。
三人吃過早飯去準備,留下林瑪兩人,林霧露出笑容,對瑪雅抱歉道“實在太熱了”
瑪雅回“我應該充分考慮你們的實際情況。”作為一名士兵,她的概念中沒有戶外高溫這個概念。林霧他們相反,他們從沒酷暑戶外工作這個概念。每當酷暑來臨,官方還會一而再,再而三提醒所有人沒事不要出門,請使用最合適的手段避暑。
學校和宿舍的中間空調溫度始終是22度,怕冷可以自己加外套。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們自然缺乏對抗酷暑的毅力。一想到要在39度高溫情況下,在戶外頂著烈日勞作,他們的心已經先行中暑。
帶上撬棍,偷井蓋組就此出發。先到1號井蓋處,花費了10分鐘時間清掃干凈附近的喪尸。接著挖開井蓋,林霧滑下直梯,不一會上來“維修井。”21世紀很多城市將電纜等埋在地下,每隔一段距離設置一個維修井,這樣就可以針對性的進行日常維護。
馬桶管道連接化糞池,處理之后進入市政污水管道。其他生活用水直接進入污水管道,經過污水處理之后再排入海河之中。因此味道相當不錯。
上午十點,當撬開第四個井蓋時,一股熟悉的味道飄來,走過下水道的瑪雅和林霧立刻知道找到正主了。
和左縣系統化的下水道不同,生活區只是個小地方,沒有下水道藍圖。同時又保持了左縣下水道的錯綜復雜。
瑪雅這時候才明白自己為什么會覺得林霧的主意不靠譜,因為你根本不知道每個井蓋外面是什么,想通過下水道到達消防站的機率非常小。
還好,下水道承載了排水工作,道路和街道上的排水孔非常多,因此內部的光線要比99號下水道充足。牽繩子開始工作,摸索了5分鐘后找到一個直梯。林霧上直梯,托舉了井蓋到一邊,抬頭看去,看見一張殘破的似乎帶著幾分好奇的喪尸的臉。林霧當即光速拉回井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