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之順利出乎林瑪的預料,十天時間,兩人走了一千公里。當然,食物的問題還沒有徹底解決,兩人最多只能攜帶三天的食材上路。
此外一個問題是海拔越來越高,路標顯示已經達到四千米。食物和水都不是問題,這里的地貌是草原和冰川的混合體。高的地方有雪有冰川,低矮的洼地因為融化雪水的哺育,水草茂盛。
此處類似科技市的地貌,但沒有沙漠與戈壁,最大的區別就是海拔。第十天林瑪提前扎營,一個原因是馬,原本馬匹在每小時20公里速度左右奔跑不會累加疲勞值,現在這個數值已經減低到了15公里每小時。此外,林瑪都出現了高原反應。
第十一天早上繼續出發,到了下午兩點,林瑪看見了一塊警告路牌,前方在秋冬兩季道路將被積雪覆蓋。
下午四點,林瑪到達前方路段。這是一片海拔超過5200米的區域,白茫茫的一片望不見不頭。路面已經被積雪覆蓋,湖泊與河流還在流動,在他們的表層形成了一層薄冰,薄冰上覆蓋了一層雪。一旦偏離公路,踏入其中,可能萬劫不復。
除了湖泊河流陷阱之外,風雪還制造出冰窟陷阱。看上去是坦途,一腳踩上去踩破積雪,有可能墜入冰窟之中。運氣好的能卡住,運氣不好直接摔成肉泥。
在最后一截公路處,瑪雅站在沙暴的馬背上,用望遠鏡環顧四周,發現只有北面一座山峰能作為參照物。在她的面前是一片雪原。在她的身后是一面草原。
“扎營。”瑪雅放下望遠鏡。
“又扎”林霧問歸問,還是展開了帳篷。回頭幾公里的下坡路,左右兩邊還是郁郁蔥蔥的草地,兔子和土撥鼠成群結隊,食物和水不是問題。
雖然冰雪就在面前,但林霧并不感覺寒冷。帳篷指揮所位置的溫度計顯示現在是20度。林霧對此看不懂,這里的冰雪不融化嗎
瑪雅道“我們可能進入了地球類天山地帶。換算時間,天山海拔5200米的地方,11月白天和夜晚的溫差大概在30度左右,高的可達到40度。”白天融化的雪水順流而下,讓這片土地無比肥沃。夜間累積冰雪,保持著自己的白色美貌。
“地球天山有公路嗎”
“有。”
鑒于兩人抗寒值,在太陽落山時必須扎營,太陽出來時候才能拔營。一來一去需要12個小時,根本沒有辦法前進。
瑪雅道“只有一個辦法,拆除建筑,拋棄輜重,最多只留一間宿舍。我們將其他設施拆成建材攜帶,夜晚用建材兌換燃料。”
“兌換比非常低。”
“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一旦進入風雪之地,我們可能找不到其他的燃料。”瑪雅道“太陽落山比較晚,我們下午六點扎營,九點可以打開帳篷。第二天早上七點拔營,十點出發。算下來,每天我們有八個小時的行軍時間。”
瑪雅“不需要攜帶水,盡可能多攜帶食物。你留一把匕首和連發沉默者,我帶一把砍刀和突擊步槍,調整到最佳負重。”
林霧攜帶小打加帳篷已經略超負重,因此日常也只攜帶匕首和連發沉默者。背負食物的任務只能全部交給瑪雅,不過負重和瑪雅沒有太大關系,和沙暴有直接關系。
已經有完整想法的瑪雅繼續道“牽馬步行,我們用獸皮制作馬袋,將幻影和沙暴轉變成馱馬。不僅可以增加物資攜帶量,更重要的是保證行進途中的安全。砍伐附近不多的樹木,劈砍成木柴,用于夜晚御寒。”
雙馬在標準負重160公斤情況下不會影響狀態。兩馬加瑪雅,可以帶走350公斤左右的物資。
林霧嘗試討價還價“每天步行時就這里的環境來說,每天只能前進2025公里。不如我們考慮繞過類天山”
瑪雅道“建造這條公路的初衷就是讓人類不需要繞過類天山。你再看這山脈綿延不絕,在目視范圍內找不到任何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