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問題是,新疫苗有效率不高,如今萊蒙小鎮的地下研究所正在加緊疫苗的研發。
普通人一直生活在地下庇護所,只有實驗者才能在小鎮生活,有些研究人員或者保安忍受不了環境,自愿成為實驗對象。實驗對象每天要進行一次簡單采血和心理健康對話,每周進行一次全面體檢。
20號別墅的主人是一位基因工程師,他在兩個月前主動成為實驗人,根據他的日記記載。小鎮中住著80名實驗人,統領是庇護所指定的名叫冰人的男子。
20號別墅主人每天上午前往機場,完成采血和心理健康檢查后攜帶分發的食物回家,日常就是對著墻壁打乒乓球和種植花卉。
一個月前,因為人手短缺的問題,堡壘公司在三個關隘設置了自動炮臺,在公路上建立鐵絲網,隨后撤掉了哨兵。20號別墅主人的弟弟是一名哨兵,被裁撤后,他弟弟被安排到希望號上工作。
希望號是一艘補給船,它的任務是每周出海一次,獲取堡壘公司的生活物資。
由于不擔心外來入侵,也不擔心實驗人的安全,因此萊蒙小鎮只有在地下庇護所還有一支人數20人的堡壘公司武裝保安。
這就是萊蒙小鎮的生態圈。
此時人類已經在海島上建立了隔離區,決定啟動移民計劃。為了獲得更多的血清,隔離區重金懸賞堡壘雇傭軍前往萊蒙等十個小鎮。到萊蒙小鎮的傭軍成為實驗人之后,由實驗人駕駛飛機將他們送到疫區,以采集血清。
這就是源源不斷進入疫區的堡壘傭軍的來源。為什么傭軍會感染致死因為基因疫苗對有些人是無效的,當然傭軍不會知道這件事。此外,萊蒙只是十個鎮中的一個。
瑪雅的考慮方向有飛機,有燃油,可以飛,安保低。
林霧考慮的方向這是曙光給硬核模式開的一個后門。如果能在萊蒙小鎮建立一個基地等同回到非硬核模式,有水有電,喪尸密度不高,實驗人缺乏戰斗力,堡壘保安在地下80米。好處不僅在于小鎮沒有被腐蝕,還在于每周有大量物資送到萊蒙小鎮。其中包含了燃油、工具等等,甚至可能還有武器彈藥。
不說別的,當是能破拆和搜刮的物資足夠養很多個暗影。
“時間差不多,主人快回來了。我們撤,不要拿任何東西。”瑪雅道“前往西面扎營,無論如何我們要先消滅自動炮臺。”
順著u型公路到西面,進入99號公路,再騎行4公里,在距離哨卡一公里的海灘邊扎營。這是一片小海灘,亂石堆積,別說船只難以靠岸,就連人在海浪作用下,也很難登上海灘崖壁。扎營點在一道裂縫邊,下方七米是一線天,海水漲潮時倒灌而入,在里面形成了一個面積兩百多平米的小內海。
瑪雅第一時間前往哨卡,確認哨卡炮臺可以360度旋轉。今天小打的份額已經打完,兩人最少要在此地停留兩天半時間。林霧的提議是去內海摸魚,瑪雅的想法是滲透進入小鎮中心區域,尋找時機通過公路橋前往機場。
這種滲透模式對林瑪來說都是第一次,此前要么是nc基地,要么是喪尸世界,他們首次遇見喪尸和nc混雜的情況。瑪雅并不是非常擔心地下庇護所的武裝nc,她擔心的是自動防御系統。一旦被nc發現,對方有可能向指揮部預警,指揮部有可能派遣出無人機。
這不是杞人憂天,在水西中學林瑪見識過保護機場的無人機群和無人駕駛的袖珍坦克。此外還得考慮地面的實驗人nc有沒有戰斗能力,希望號是否具備武裝,船員是否具備武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