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位領導,當初我跟楊總聊過投資的初步意向之后,也對醫院選址進行了探討,我同樣建議鴻慈醫療投資的醫院坐落于新城區,將新城區打造成集居住、保健、療養于一體,以醫療為主的綜合型城區!”彭文隆氣度從容的替楊東做了一個總結。
“文隆同志!你的想法未免有些太理想化了吧!”竇衛洲聽完彭文隆的一番話,在心頭巨震的同時,也迅速提出了置疑:“眾所周知!新城區就是一個爛尾工程!不僅入住率低的可憐!而且交通也十分閉塞!在那里成立醫院,如果市區有急重病人,連救護車的同行都很困難!”
“沒錯!而這正是我將醫院選址定在新城區的初衷所在!”彭文隆喝了一口水,開始對此事侃侃而談:“大家都知道,這么多年來,政f對新城區做了無數努力,但是都沒有改變它的現狀,為什么?就是因為當地沒有一個能夠帶動它的產業!即便房價壓得很低,但居民仍舊不愿意出行,因為該區域根本就沒有就業機會,甚至連開超市和蔬果店,都因為沒有足夠的客流量而難以維持!但鴻慈醫療一旦能夠在當地建立一所高水平的醫院,就可以帶動周邊的產業鏈發展,超市、飯店、旅館之類的小店鋪就有了經營空間,而政f也可以借此機會,重新規劃老區和新城區之間的交通網,讓兩地連接的更為緊密,出行也更加的方便!”
“可是這已經違背了我們招商引資的初衷!東山集團成立家具產業園,是有他們自行投資的,政f只要給予相關扶持,等產業園有企業進駐,就可以征稅!而你的項目,卻需要政f進行財政消耗!”竇衛洲繼續反駁。
“要籌建一所醫院,其中的過程很繁瑣,尤其是非營利性醫院,更是造福一方的大事!對于三合集團來說,這并不單單是錢所能解決的!還有他們的家國情懷,和一顆回報社會的心。”彭文隆對于竇衛洲的擔憂不屑一顧,朗聲道:“按照三合集團的設想,醫院的總建筑面積超過五萬平方米,規劃床位總數一千張!這個項目,對于帶動就業、帶動地區經濟發展、產業結構優先化發展、促進土地等資源開發利用,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改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有著深遠的影響!”
“我同意文隆市長的話!”戴學秋聞言,也毫不猶豫的插嘴道:“如果三合集團真能在安壤投資一個這樣的項目,那么對地區形象、榮譽、知名度影響,以及相關利益群體的影響是十分密切的!對我我市居民健康促進和預防服務水平,及醫療科技和教育發展水平,都將產生很大的提升!而且是可持續發展的!”
戴學秋話音落,會場前排的各機關負責人所在的位置上,開始傳開了一陣竊竊私語的討論聲。
但討論的點并不在雙方的項目上,而是在于彭文隆忽然間引入的投資,其實在場的人都清楚,今天這個招商會舉辦的目的,就是因為省商務廳有人來考察,余慶和選擇在此時開會,也是為了讓竇衛洲露臉的,而彭文隆選擇在這個會議上出其不意的發言,對于竇衛洲鐵腕反擊的態度,已經展露無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