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家祖上,也是富足之家。
只可惜,遇到了這可怕的歲月。
從動蕩不安,到迫于生計。
父母也開始藏拙避富,就為保全一家子。
柳云霜是家中老大,還有兩個妹妹雨露和飛雪,都已成家。
看她不動,許知晴輕輕的喊了一聲“媽,怎么了”
“沒事,咱們趕緊進去吧”
柳家老屋是最普通的農家小院,正房三間。
東屋西屋可以住人,都是盤著炕的。
堂屋就相當于客廳,里面擺著一個四四方方的桌子和四把椅子,便再也沒有其他東西了。
本來就家里面雜七雜八的小東西不少,她嫁過去之后,許老太就以各種名義拿了過去。
要不是她看著,估計這桌椅也留不下。
當時她怎么那么傻啊,居然看不出來。
東西屋兩邊各有一個燒鍋,都在外面。
西屋旁邊是一個單獨的小屋,比正房矮一些,平時是當做廚房來用的。
東屋旁邊的燒鍋,直接就是露天的。
夏天的時候可以做飯,冬天的話,只是用來燒炕。
這房子,平時她也會回來的。
前院和后院,都種了不少紅薯和土豆。
他們這邊,每家每戶都有三分地的自留地,可以種蔬菜。
一般都是在房前屋后的,她們家就是在后面。
當時她爹還在的時候,怕人家過來偷菜,就用石頭壘了圍墻,成了他們家的后院。
雖然是有種蔬菜的地方,可是大部分人都不會用來種菜。
反而是玉米、大豆、紅薯、土豆這些可以飽腹的東西比較常見。
小妹出嫁后,她就把家里頭的院子都種了起來。
收了食物,也都是扛到老許家去了。
這兩年,政策越來越寬松,很多人都不會浪費自己家院子的位置。
也會席上一苗床的蔥,甚至,家里面的破盆壞瓦的,也不能浪費。
種上一顆辣椒或者蒜苗,也算是物盡其用了。
當然,這是對于會過日子的人家。
一般的人,也不會如此鉆營。
她們把行李放下,就準備收拾房子。
回來的勤,只是有點灰塵而已,并不影響。
“知晴、知意,咱們就住西屋吧。
今天先把那邊收拾出來,咱們住下。
明天再收拾其他的地方,行嗎”
許知晴有些反應不過來,她媽跟她說話,從來都是呼來喝去的。
這次居然跟她商量,還這么溫柔,讓她去有些不知所措的。
“媽,我聽你的”
許知意也湊了上來,抱住了她的大腿“媽、媽”
柳云霜心里面一陣柔軟,這種失而復得的感覺,讓她無比慶幸。
彎腰下去,把小女兒抱了起來。
知意平時都是要睡午覺的,今天的事情太多了,小家伙不吵不鬧的,硬撐著。
她已經兩歲了,走得利索,也會說一些簡單的話。
又把大女兒攬在懷里,柔聲勸慰。
“知晴、知意,以前是媽不好,沒有顧及你們的感受。
把你們扔在家里,讓你奶和你小姑欺負你們。
現在,咱們娘仨兒已經出來了,以后都是好日子,再也不用看誰的臉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