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丹維翻閱三本修行典籍。
功法典籍有大眾版和秘篆版兩類。
大眾版,以普通文字書寫,隨便修煉。而秘篆版,多是高等功法為求保密,以特殊靈文進行撰寫。
破譯靈文,也是演法師的工作之一。如今這三篇功法,都是伏衡華破解完畢的大眾版。
隨看隨學。
伏丹維看罷,遞給伏向風“你弟幫你挑的,一篇是玄風秘法,一篇是風火合練,還有一篇是提純火精的。第三篇就罷了,不合適你,前兩篇你自己抉擇。”
一千五百年前,東萊神洲沉沒,天地元氣隨之大變。
原本五行舒合、水火二氣占比相同。可到萬島時代,天地間水靈之氣充沛。修煉火法,難之又難。
而隨著天地大變,修士驚訝地發現。原本依照神州時代創造傳承的修行法訣,逐漸跟不上這個新環境。
功法,師天地萬象而來。天地異變,功法自然要跟著改。
水靈之氣徹底壓倒木火土金。一切以“陰陽五行”為根基的功法咒術,都需要進行調整。
潮汐的引力扭曲太陰,間接導致太陽和其他星辰的軌跡變化。一應以星辰為媒介的道法,都要跟著調整。
所以,演法師這個職業應運而生。
演天地之道,法萬象之理。
向風明白火法難修,自然不會去選。
大略看了前兩篇,他皺眉道“沒有速成點的盡快結丹那種”
伏丹維目光微動,既欣慰又感慨。
衡華聽到向風的話,頭也不抬,盯著木偶道
“筑基三境,先定道基,提純真元。再煉真火,熬煉玉液。最后締結玄胎,合坎離龍虎,成就大道金丹。這個過程短則數十年,長則數百載。三哥如果打算在十年之內速成結丹,那是別想了。”
伏衡華擅長演算,在他的預測中,伏向風要結丹,至少五十年后才有拼一把的可能性。
“哪怕我得了鳳緣”說話時,他按照自己的運功速度,一點點推動木偶演算。
衡華觀察運功路線,記錄三哥在各經脈中的運功速度“你得鳳翎機緣的事,我的確預測不到。但我已經事先把你得到機緣的可能考慮在內。
“五十年。五十年后,你才有結丹的可能。咱們這一脈要說最快結丹,還得看五叔。只是他目前距離鑄丹雖然只差臨門一腳,但十年內希望不大。應該要十三年。”
只差三年,蟠龍島就有易主的危機。
伏丹維也道“蟠龍島的事,風兒無須在意。縱然這座島被你十七叔拿去。他也是咱們伏家人,不會對咱們柏皇堂如何。”
“但他是白榆堂的人,”衡華淡淡道,“白榆堂那邊人丁稀少,也有十幾個嫡系族人。您老要是真不在了,蟠龍島自然輪不到咱們家住。”
伏家在延龍水域算是一個不大不小的修行家族。歷經千載,有好幾個金丹大修士坐鎮,威名赫赫。
然而僧多粥少,伏家擁有的三島十八嶼中,只有兩條下等一品的靈脈。
一曰“玄鳳”,靈脈即將升華為中等三品,是伏家祖庭。
一曰“蟠龍”,便是眼下這座蟠龍島,由柏皇堂的長老伏丹維執掌。此島孤懸在外,與伏家諸島嶼相隔較遠,水妖頻出。是早年伏丹維與父親從族內走出,來到這片廢墟之地構建靈脈,經營數百年而成。
當下伏丹維壽元將盡,柏皇堂無力守護蟠龍島。而白榆堂的金丹修士風頭正盛,又是天縱之才,眼下卻無修行寶地。
族里面的打算,是等伏丹維壽終后,柏皇堂一脈搬出,由白榆堂入駐。然后白榆堂暫時肩負起,保護柏皇堂族人的責任。
搬出去容易,想要再回來,那可就難了。
伏丹維笑道“白榆堂那邊的金焰嶼也不錯。老夫跟大長老商量過,回頭再拿一個靈嶼并過去。你們至少能有一條下等二品的燕頷靈脈。”
伏向風心中不是滋味。
他們柏皇堂在蟠龍島經營七百年。從下等三品的靈脈一點點升級。雖然族中其他人也出力過,但自家明顯付出更多。多少叔伯長輩為了蟠龍島戰死而這座島之所以能復原舊貌,完全是老爺子當年一眾好友前來幫忙。
自己也好,衡華也罷,都在這里出生長大。
幾代人的記憶和犧牲,豈能輕易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