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華感受風中劍意。
“您的意思,祖父三十年前,是跟水下那位戰斗”
“咱們水底下那位不比黃龍域。他是清醒的,每時每刻都在思考脫困之策。千五百載,五域時不時冒出的蛟龍王,就是他故意點化的眷屬。”
以蛟龍王統御水妖,行妖潮之禍。這是延龍五域最大的麻煩。
“三十年前,這怪物派遣三大蛟龍王去你們蟠龍島。并趁機將一片龍鱗送出封印。”
龍王,媲美純陽天仙。僅一片龍鱗便有元嬰宗師之能。
衡華恍然。
所以,祖父當年是將龍王投入人間的龍鱗及附著神識劈碎了
他看向旁邊的嘯魚和恒壽。
當年我昏迷了,不了解后面的事,只知祖父力敗三蛟龍。可你們也不知道
嘯魚吶吶說“當年老爺、夫人出事,我悲痛萬分,沒注意后面的事。”
恒壽直接搖頭“不清楚。”
當年伏衡華父母雙亡,自身昏迷不醒,他二人只顧照顧伏衡華,哪顧得上其他
再看伏鶴一和伏向風,他倆似乎也是剛剛得知。
“龍王事涉隱秘,各家忌諱莫深。因此你祖父斬龍王一念,知者甚少。”
除延龍金丹修士親身感受那一劍之利,只有各大家族的高層主事清楚。
薛開瞧著衡華,納悶道“就算不知道這件事,你祖父的功力深淺,你不知道”
衡華搖頭“祖父封劍多年。在我小時候,他老人家便開始用尺了。”
伏向風頗感同身受地點頭。
“我雖然知道老爺子劍法犀利,卻也沒想到會這么強。”
劍,伏魔衛道,殺伐之器,亦為百兵之首,王道所傳。
但伏丹維晚年修身養性,逐漸斂去煞氣,轉以玉尺為法寶。
尺,衡量之物,法度天下,乃教化之器。
“他一門心思要為延龍定仙俠之禮,行仁義之道。所以晚年棄劍用尺,要度量天下陰陽善惡,行教化之名。”
薛開雖然敬佩伏丹維的豪氣,但不認為他的理想能實現。
修士思慕長生,自私為己。讓他們放棄自己的利益,去建設什么仙俠世界
這不是笑話嗎
然而,薛開明白伏丹維的志向。
延龍之禍,盡在龍王。
龍王一日不除,各大世家便要拖累于此,損耗元氣根基,直至滅門之禍。
建立一處修仙者仁義互助的修行界,是為團結所有人,對延圣龍王進行決戰。
伏龍劍仙,伏龍二字由此而來。
“喂我說,咱們是不是快要觸礁了。”
傅玄星忽然指著前方喊出一句。
衡華等人紛紛回神,連忙轉舵避讓。
“祖父的事,回頭再說。當務之急是眼下的二龍澗。恒壽,回去開船。”
“逃逃出來了”
元火壇主所化玄鯉復原人形。
玄心壇主出現在一側。
“眼下如何”
上千門徒,至今只剩他們二人。看到自己所有親傳、別傳身死,玄心壇主滿腔悲涼。
“伏老賊作死”想到天魔殿對失敗者的懲罰,元火壇主內心惶恐不已。
自己這次不僅失敗,更折了這許多門徒,殿主能放過自己
就在這時,狂風密布的夜空恢復寧靜。
星光璀璨,如銀河宣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