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動于東岳,轉十八峰而下,經三河五湖,入玉雀山。”
“再行九峰,至陽南山。”
火鳳道人的功法,完完全全就是一本神州山河地志大全
面對此情此景,伏衡華頓時臉黑了。
這就是修行密語了,因為過于晦澀,伏衡華琢磨了一日,也沒想出眉頭。
最后,他只能用笨方法,先推演神州山歷,再琢磨山歷對應的穴竅部位。
區區山歷運行法,看我給你翻譯出來
但兩天后,衡華便后悔了,他已經開始懷疑人生。
到了第五天,他心浮氣躁,在各種放棄的念頭阻撓下,勉強將神州圖畫了出來。
看到身邊一大堆被翻爛的地志本、堪輿圖,他收入戒指里。
“少爺,已經打造出來了。”這時,恒壽托著木盤趕來,上面擺放好些青銅器。
最惹人注意的,是那顆一尺二寸高的青銅樹。
樹有十枝,一上而九下,各有雀鳥落于枝頭。
“好好好,總算弄來了。”
伏衡華趕緊讓他擺在地圖中央,然后拿起象征“六陽山”“六陰淵”的小擺件,立在地圖左右兩側。
“起。”
筆桿輕點,一只金烏從扶桑枝頭飛行到西側的“六陰淵”,然后從六陽山的第一個峰頭升起。
當它開始向西飛行時,一絲紅色氣流在山河社稷圖上運行。
隨后,經過中天扶桑,站在最頂端的扶桑樹枝上。稍作停歇,又往西方深淵落下,最后再度從六陽山升起。但這一次,它從稍微偏向第二山頭的位置升起。
反復三十六次,每一次日出,方位都從第一峰向第二峰轉移。當金烏最后一次從六陽山升起,已經到了第二個山頭。
運轉完這一次升落,金烏落至扶桑樹的下枝歇息,原本下枝上的金烏飛到枝頭。
第二只金烏從六陽山的第二個山頭開始飛行,也是三十六次。最后一次日出,到了第三個山頭。
第三只金烏接替,繼續三十六次循環。
當第五只金烏最后一次從六陽山的第六個山頭日出后。第六只金烏也從第六峰出發,然后向第五峰偏移,運行三十六周天。
恒壽看著這一幕,原本聽伏衡華說什么“扶桑十日歷”還一頭霧水,但如今恍然大悟。
“這扶桑樹竟然是衡量大日軌跡,測算天歷的器物”
接下來,四只金烏分別從第五峰、第四峰、第三峰、第二峰出發
“十只金烏象征十個大月,這就是扶桑歷法嗎”
“沒錯。赤淵道派以山為標尺,衡量大日軌跡,劃定一年有十個月,分十方天干之數。同時將一年定義為五個季節,合乎五行之力。在夏季和秋季之間,多了一個長夏。”
衡華完成一年的山歷基礎運行圖,開始往里面添加五行之氣的運行,然后將木盤上那些青銅小珠灑向社稷圖。
受元氣影響,小珠在空中漂浮,形成散亂不定的周天星斗。色彩斑斕的氣流開始繞著地圖盤旋。
地圖也從平面圖延伸為立體,一座座山河走向在社稷圖拱起,大地舒化的五行元氣和日月星辰運轉的五行之氣呼應。
按照火鳳前輩記錄的山歷規律,衡華默默琢磨推敲,并恢復成當年火鳳道人修行過的環境。
將完成煉氣九層修行的木偶人放在扶桑樹下。
木偶開始運轉筑基法門,一縷道根扎入天地,與天地元氣潮汐共鳴。
當然,是與神州時代的元氣運行圖進行共鳴。
衡華仔細觀察功法路線的運行,按照和天地萬氣的感應一一記下。
煉氣九層,功法如同凡間武者,無非是內息精氣的運用,感應天地不多。可到筑基,道根升入元氣潮汐,便開始和天地共鳴。這時候的功法需要結合天地演化。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