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月子目光一沉。他回想起出門時,聽說的許悅遭遇。
“放心,莪沒伏衡華那么折騰。我打了人,不會再幫他恢復修為。”
她緩步從伏瑤軫身后走出。
“妹妹。”
伏瑤軫叫住她,冷淡對常月子“衡華與玉圣閣的事已經了結。你既從玉圣閣歸家探望,便安心在天風島孝順長輩。至于衡華,你二人不見也罷。”
常月子搖頭“我這次來,是奉玉圣閣之命,請伏衡華前往玉圣閣。你們可以放心,對他而言,這是一件好事。如果能入了哪位長老的眼,說不得還能當一個大派弟子。這不比在延龍蹉跎歲月強嗎”
“世外有世外的道,凡世有凡世的活法。”
衡華帶著傅玄星、玉鸞在城市中觀覽。
這里凡人的生活與金方水域的人世間不同。
他們對各種仙家器物習以為常,絕大多數居民身上都帶著一點真氣。
街道兩側,有一排排掛著燈籠的大樹。
走進了才看到,那些燈籠并非人工制作,而是樹上結出的果實。它們在白天儲蓄日光,在晚上可以放光照明。
“這是程家研究的燈籠樹。有了這種樹,對凡人可謂莫大福音。”
有了燈籠樹,凡人不需要在晚上早早上床睡覺,可以在外面玩耍到子時再回家。
玉鸞“你們真打算把修真之術普及到所有凡人,打造一個修真國度”
衡華搖頭“哪有什么修真國度我們所做的,只是讓凡人活得更自在些,讓他們找到自己人生的意義,而不是僅僅視作我們的附庸和苗床。”
他取出一本書遞給玉鸞。
這本書,是一位筆名“陳萼”的書生所寫。
開篇第一頁寫道
何為人
凡人是人,靈人是人,仙人也是人。
十三水域,世外仙門,修真家族,海上散仙、蕓蕓凡人,皆為人族。
玉鸞往后翻,這是一本闡述并對比世外仙門、修真家族之下凡人生活的書。
筆者認為世外仙家一心超脫,是為了讓自身“近道”,從而更直接明了的理解天道。
修真家族一心世俗化,是為了從技的角度,到了技的極致,自然類道。
回想自己剛才所見,玉鸞暗暗點頭。
但隨后,書中話鋒一轉,抨擊兩種理論。
近道者寡,以一人之力勘悟天道,何其難也
近技者雜,技門三千六百數,人之力何以窮盡
出世的修仙者太少了,不方便交流,各自修行,不交流,如何論道。
入世的修者太多了,一心沉溺雜道小技,迷失自我。可這些小道千千萬,人之力無法窮盡,又如何窺見大道
見玉鸞再看后面那些,衡華道“后面那些玩意不用去看,就看開篇第一章即可。后面那些東西,是筆者輕狂孟浪,自己胡亂瞎寫的玩意。”
“我瞧著,倒有幾分意思。陳先生認為,世外不對,修真家族也不好,應該中庸一些。”
“那是筆者當年見識寡少。你看世外仙道有天玄道臺,本就是交流有無的地界,哪里閉門造車了修真家族雖然沉浸技術研究,妄圖打造修真文明。但也有如我家祖父那樣的強者。誰又能說他老人家不懂道棋仙、畫仙各有上進之路,有哪里是小道了還有剛才那些朋友,雖然癡迷技道,但誰又能說,他們未來不能成天道,證大道”
衡華手一揮,兩個光點飄到空中。
“世外是一極,俗世是一極。
“修真家族建設俗世,卻仍有向道之心。修行有成,便前往各大水域游歷,體悟歷練。
“世外仙門知道不可一味求道,修道之前先修人心,所以各門派弟子會入人世間修行。
“修道把自己修成無情無義的頑石朽木,只會惹人可笑。”
造化真元一劃,光點之間多出一條線,隨后變成三尺長的玉棍。
衡華操控玉棍,耍了一套棍法。
瞧棍法精妙,玉鸞好奇問“這是什么棍法”
“打狗用的棍法。”
衡華運氣一指,金公遁入玉棍,轉圈飛入天風島,直直沖常月子打去。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