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衡華很快觸及器道、丹道本質。
天地可以為陣法,也能視作法寶。
天地洪爐,造化為工。
這天地自然本身,不就是一個孕養萬寶的造化大鼎嗎
把天地視作一炁所凝,混元之極。那不就是一顆混元金丹
此中種種,讓伏衡華大有啟迪。
什么丹器符陣,歸根究底不就是對天地大道的另類闡述嗎
無非是走的人多了,從而獨立出去。
歸根究底,和靈畫之術、棋仙之道沒有太大區別。
天地,既可充作排布眾生命運的棋盤,也能視作一張包羅萬象的圖卷。
而對我,天地之道是什么
伏衡華一念至此,泥丸宮豁然開朗。
木母化身冉冉升起,帶來勃勃生機。
天地為造化母胎,而我也是一個造化靈胎。
造化會元功的極致,就是自身成就造化元胎,即為另一個大千世界。
伏衡華立在樹下。
長春玉樹得其溢出的一絲絲造化生氣,抽枝發芽,越發茂盛。
嘯魚二人看了一會兒,她輕聲道“少爺終究走上這條路。日后他的護衛,全靠你了。”
“說得你不用操心似得。”
“我終究不是專司斗戰的修士,我只負責防御和查缺補漏。”
對修真界,不論是白玱、延龍、三大水域亦或者四海水域,大家都有一個共同認知。
境界不等同戰力。
戰斗經驗、臨陣判斷、格斗思維,不是打坐煉氣就能自動增長。
三大水域修煉五百年的煉丹童子,縱然有筑基九層的渾厚法力。但從小到大沒有經歷過任何一場戰斗。會被延龍筑基一層,久經沙場的修士輕松擊敗。
除非境界差距實在過大,否則戰斗技巧與經驗,很大程度可以彌補法力、道法的缺失。
地典仙訣層次的道法固然精妙,但一個需要花一刻時間才能催動的生疏道術,遠不如熟練操作黃級的離火拳。
為此,修行之人需要專門花心思,研究屬于自己的戰斗體系與風格。
可修行本意并非逞兇斗狠,因此一些專注修行悟道的高人,會特意挑選弟子、靈獸進行培養,為自己斗戰護法。
在神州時代,太玄宗每一代會有三人修習太玄天書。
一是歷代宗主,二是每一代的斗法第一人太玄護法,三是演法傳經的弟子傳功長老。
斗戰弟子的任務,就是保護同輩另外兩人,確保太玄道統的延續。
人非全能,術業專攻。
正是太玄宗傳承的這類思想,才有演法師的存在空間。
演法師專注研究功法、道術,戰力極弱,因此需要有人專門保護。
同理,斗戰修士專注研究殺伐,戰斗,對天地大道的感悟便會落后。
久而久之,會迷失于殺戮,蒙蔽道心。演法師對斗戰修士存在的意義,是道標。
既可以為他們推演功法,進行療傷。也能在走火入魔時及時阻止,還能為他們尋找更合適戰斗的技巧。
二者之間,是相互依存的關系。
賀夫人專門為伏衡華挑選恒壽,就是寄予厚望,讓他來保護伏衡華。
恒壽慢悠悠道“我為少爺護法不假。但少爺的戰力沒你想象中那么弱。道法,并非殺人之術。但強大的道術足以讓他自保。”
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