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兄,失禮了。”
“不敢。”
段巽看著自己袖袍上的柳痕,搖頭回到隊伍。
這小子記仇又護短。我不過打傷他的侍女,他便在最后收繳飛劍時,特意施展“柳劍術”來報復。
“師兄,你們接下來誰來他的八卦劍陣十分厲害。和我的劍域類似,都模擬一絲金丹奧妙。但比我的要勝一籌。”
三位師兄神情凝重。
金陽劍域,乃丹陽玄火劍自帶領域。這是靈器之妙,因此伏衡華說此劍乃靈器之材。
劍域都拿不下,說明伏衡華雖然邁入玄胎境不久,但也已經開始觸及金丹領域。
“他的道法成就極高,我們三人要勝,除非生死搏殺,否則在切磋斗法時,絕難勝他。”
生死戰,自然一切手段底牌盡出。可在切磋中,他們找不到同等威能,卻又不傷害伏衡華本人的法子。
“可以了,接下來那場不用打了。”
木善生看向伏衡華“五行八卦,你家的根本理念倒是被你們父子玩出花來了。”
八卦劍陣,多年前他曾見過一次。
“這個劍陣需要同時運轉六十四劍,對心神損耗巨大,且需要對陣法有頗高造詣。以你的修為和年齡,斷然無法自我琢磨出來你爹的那個小玩意,你也練了”
怎么是個人都知道老爹的“合象大界”
伏衡華點頭稱是。
木善生閉目凝神,隨后對伏衡華屈指一彈,一篇更為全面的八卦象天劍譜落在伏衡華手中。
“你自己研究,配合你家的八卦掌,可以推算一門真正問仙的功法。”
看著虛幻不定的八卦劍意,伏衡華腦海浮現六十四個小人,各自演練一道劍招。比伏衡華的招式要精妙簡潔。
“看你用劍就知,平日在家肯定不練劍。呆滯、死板,只有招式,沒有變化。完全是仗著自身道行來欺負人。”
伏衡華默默無言。
旁邊眾人聽后,暗暗想道劍圣不愧是劍圣,一針見血。他哪是練劍打拳的人多少年,不見他從瑯環館出門。
伏衡華的修行,就是在家讀書。
書里的東西記下來,學會了。然后必要時刻傳給其他人,這就夠了。
劍術、刀法、槍技、飛針
他都能說出一個所以然,仿佛此道高人一般。可真正動手起來,立刻被此道高手看破。
“你跟段巽斗劍,與其說是斗劍。倒不如說是顧忌我在側,特意將道法轉變為相應的劍意。在你的認知中,劍根本不是道,而是道之表象。”
木善生評價完,轉頭對伏丹維道“跟早年的你一模一樣。你們延龍的習性,多少年都改不了。就這,你還敢讓他跟艾延昌斗劍”
“你幫我們斬殺龍王,我們自然能有心思改。”
求道悟真
那種空玄之事在延龍可不流行。
水中威脅時刻相伴,那些玄乎虛幻的,比得上一門威能強大的道術,一門精妙的劍招嗎
伏衡華是延龍修士中比較超脫的人。可他骨子里,依舊把適用、實用放在首位。
法,本就是道之延伸,就是為了用
木善生嘆了口氣“想往高處走,自是要悟道修心,洗一洗延龍的壞習慣。你當年錘煉三百年,才老實走完修行這一步。莫不是讓你孫兒重走一遍回頭尋個機會,讓小子往三大水域來。來天央,就去紫皇閣。往金方,就去玄壺方仙洲。到玄鈺,就去玉圣閣或滄瀾劫仙的池海看看。”
穆琞天不悅“怎么不去你家劍仙洲你就這么瞧不上他的劍道”
“他有劍道在他眼里,大道為根,劍道為用,只是他的三千大道之一。在分劃中,的確歸入道劍派。可細究起來,他對劍不誠,無心練劍。
“對玉明那等就快入魔的劍癡,伏元道的這種思路簡直是道敵。”
玉明劍圣一生寄情于劍,他那一脈要求弟子全心全意侍奉一柄劍。
唯有誠于劍,方可成道。
伏衡華這種蔑視劍道的人,無疑是玉明劍圣最想殺的人。
“對我劍仙洲,他學一學劍招,幫忙研究一下劍術也沒差。但他沒有劍心,甚至沒有道心。來劍仙洲,我們又幫不了他。還是找合適的人,去問問道法吧。”
沒道心
這話聽得伏衡華不樂意了
“前輩認為,我修道茫然,沒有自己的目標”
木善生看了他一眼“長生不死、逍遙自在,亦或者復活家人,再不然研究大道奧妙。你或許有一個類似的志向與想法。但這只是終極目標,你的道途路上如何走
“我所謂的心,不是你的理想志向,而是你對如何走這條道的認知。
“這不僅是你,也是演法師一系最大的弊端。讀書多,研究多,了解多,所以貪多嚼不爛。
“你們不會天真地認為,博采萬物于一身,是那么好證的一件事吧”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