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呢”
“然后沒多久,我們這第一位祖師爺就死了。”
西俠言語古怪“后天勘悟修真之道,走上這條路的第一人,他也是第一個渡劫的人啊。”
天劫
如今修士習以為常,明白修行乃逆天之事,必有天妒。
會準備各種渡劫秘術、法寶。
但那個時代,沒有前人告誡,誰知道天劫,誰知道筑基
在突破境界,達到前所未見的境界時,欣喜充斥心田之時,那位前輩根本沒料到,會有劫數轟下。
毫無防備之下,當場重傷。
不久,便死了。
“再然后,他的徒子徒孫借用他生前遺留的功法,也走到了那一步。引天劫,然后被劈死、燒死。
“久而久之,他的功法無人修煉,稱作必死功。”
辟道之人,總會面臨種種質疑。
修真之道最初,便因為恐懼、質疑,停滯了許久。
后來,有人在懸崖下尋得“必死功”,尊其為師。并借助懸崖地利度過筑基劫數,成為第一位筑基修士。
“這這些都是前輩勘古出來的”
“連蒙帶猜。有些不準的,就靠自己腦補唄。但大體錯不了,第一個修真文明,并非仙人傳授,而是凡人自悟。至文明毀滅,也沒誕生仙人。金丹,便是他們的極致。”
甚至西俠可以想象。
一群筑基修士摸索著創造功法,不斷走火入魔,總結經驗。
百年、千年之后,第一位金丹修士出現。
然后
又被天劫弄死了。
經過不斷的經驗總結,可能死了十個、百個結丹的前輩,才有第一位結丹成功的金丹修士。
再然后,是金丹九轉之道的研究。
然后是死在三災之下。
“我們當下的修士如果在那個時代,隨便一個金丹,不,假丹修士都能吊打那群大前輩。”
直至一元文明毀滅,也沒誕生一位真正的仙人。
“煉器文明和一元文明是承啟關系。據推測,一元文明的有些修真者活下來。將練氣之術傳給凡人,并告誡他們天劫兇險,不要輕易嘗試。后來,煉器文明就走上另一條道路。通過對先天赤文的研究,開啟外力煉寶的文明體系。
“最終,在兩個道紀后,這個文明埋葬在東萊地下。”
伏瑤軫聯絡結束,走過來“師尊也在地下,正在往這邊趕。前輩,您所說的這些,三叔知道嗎”
“有部分就是他考證的。他還提出一個有趣的猜測文明在不斷換代,本質就是在渡劫。”
楊岱“渡劫”
“你見過螞蟻和蜜蜂嗎這兩類蟲兒成妖,在蟻巢、蜂巢中會發生一些奇怪的現象。當蟻后、蜂王死掉,在某種無形力量的干涉下,巢穴誕生新的首領,繼續統率妖蟲。”
伏瑤軫想起衡華的筆記“族群意識小六兒說過,群居動物成妖,真正成道、證道的,并非個體,而是整個族群意識。”
“那么,放眼整個東萊神洲。最大的群居動物是什么”
人。
凡人,修真者,共同存在的人族。
“你三叔推測,文明的一次次毀滅與復興,實質上就是人族文明在嘗試證道渡劫。”
一個文明還能證道
少年們面面相覷。
“草木金石可成妖,山川河流能生魅,而人死之后的怨氣亦能成鬼。
“一元文明數以千計、萬計的修士因為劫數死亡。他們的怨念,會不會誕生一個鬼呢”
遙想白玱水域,那才是幾百年的怨念。
倘若一個文明,千年、萬年積蓄的執念形成靈性呢
“一個渴望生,渴望長存的精神集合。
“祂沒有自己主觀的思維,卻包含眾多修士對證道成功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