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赤淵真傳在外行走,俱是雙核兼用。
在自家主場,赤淵萬山范圍內,利用山岳之法。
在外行走,無法依仗山法時,便啟用另一個核心。確保自身法力仍處于天書級別。
但雙核道法并非原版,兼容性極差。所以楊岱無法完美發揮天級道法的威能。每次動用“離天焚界法”,以焚天火界對敵后,對他自身都是一種損傷。
而現在,楊岱連敗諸多金丹修士,頓悟一絲靈機。
眼下有一個機會,他可以將兩個體系真正融合,修訂一本兼容兩家的天書赤岳籍。
而且,楊岱帶回來的法相之法,也給眾長老啟發。
“赤岳,山火,我明白了火焰山我們可以結合火法,讓弟子們在金丹境界煉成一座火焰山法相,從而將山火兩篇道法糅合在一起。”
這也是楊岱目前領悟的道路。
可另一位長老卻不贊同“獨偏火法這怎么行我們之所以用火法為依仗,是因為我們只得到天書離卦。若多得幾個卦象,大可將五行山弄出來,五行山,可比火焰山高明多了。”
楊岱前番將伏衡華的天級道法傳回來,雖然不知其根底,只有道法施展的外相。但這些演法宗師已解析出一門地級道法“五行神山”。
山,恰好是赤淵道派的專項。
“可從神州時代開始,我們便精通山火兩系。不然,離卦何以與我家契合度這么高”
“那也要改。為弟子未來的適應性,必須擴大我們的天書范疇。不然,日后偏向金木水三道的弟子,豈非再無法修行天書”
天書因人而異,隨著修行者體質,會自行變更為最合適的功法。
但赤淵道派以“山為根本”,目前偏向山火之道。未來弟子想要修煉天書,也唯有這兩個方向入手。
比起天書適應所有人的特性,無疑差遠了。
“金亦為山,為何不能修煉木壯而生火,也能修煉赤岳法。水法雖然與火焰山無法兼容。但一山一海格局,可以在赤岳之外練就另一座碧海嘛。”
大赤書為自家根本法門。
怎奈幾位長老道行不濟,無法獨力將大赤書演繹至真正的天書層次,也找不到承接功法,自帶推演能力的承載靈寶。
他們的笨方法很簡單。
以大赤書為根本,衍生幾部天書檔次的道法供門徒修行。然后演法長老們為他們修改調整,爭取讓功法貼合眾弟子的自身情況。
以山為根,以火為表,雙核歸一的赤岳法,是赤淵道派研究多年的一個路徑。
此外,還有一個和赤岳法對立的山海法,供精通水法的弟子修行,走山河、山海之道。
本來一水一火,二者為大赤書之輔,赤淵道派早就定下基調。可偏偏楊岱把“五行山法”的消息送回。赤淵道派從五行山中另啟一條思路,打算依山立五行,創造五部一世天書供門人按照五方五岳進行選擇。
眼下,雙方立場的長老們再度爭論起來。
最終,五人目光看向凌家長老。
他苦笑一聲“諸位,眼下是幫楊岱推演赤岳籍,還是趕緊操持正事,以免錯過機緣。”
幾位長老這才冷靜下來,合力為楊岱推演功法。
衡華感應凌天仇三人身上的魔種。
“去北海了閉關三年不妙,這等他閉關出來,東大哥豈非輸定了”
縱然有天級道法“陰陽鏡術”,也難對抗他吧
他稍作思忖,讓菩提道人囑咐東墨陽,盡快回方仙洲閉關。
至少,先把法力提升一倍吧
待楊岱閉關的消息傳回金方水域,各派人心浮動。
以楊岱當下的水準,他們豈非也輸定了
周瀟帶師兄的書信潛入遺洲。
太玄大澤,恒元真人與幾位劫仙合力布置云井核心的陣盤。
金光在湖面流轉,層層云霞形成一顆大柱。
周瀟來時,見幾人閉目冥想,便躡步至恒元真人身畔,低聲講述池海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