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春秋看著同伴一個“花癡”,一個“質問”,不覺苦笑。
拉入玉圣閣
你們當師叔沒考慮過
問題是,人家自創天書,唯一看得上的玉圣閣功法,唯有天圣玉章。閣里舍得將這本書直接開放給第一天入門的弟子嗎
“宴會開始。諸位風塵仆仆,先為大家接風。待吃飽喝足,咱們再干正事。靈劫洞內的諸多仙人道法,說不得就跟某位有緣呢。”
眾人紛紛笑了起來,東墨陽率先舉杯,其他人紛紛相從,就連伏衡華也難得換上一盞菊花酒。
一個時辰后,宴罷。
眾人隨伏衡華來到靈劫洞。
沒有直接前往仙人遺跡,而是被領入另一條山洞。
山道門口掛著匾額,上有“元蓬珍館”四個字樣。
章青心中一動“這里莫非是孟前輩的書庫”
“不是。”
衡華看了他一眼“你怎么有這種想法孟前輩散修出身,向來不喜歡收集這些繞腦子的玩意。”
鐘離子涵神情古怪起來“前番我來,這里還沒有這處書庫,莫非莫非是”
“對,我建的。”
衡華打開門,里面密密麻麻羅列一排排書架。遠處墻壁還開出一條條連接洞口,上面寫著天罡、星辰、陰陽、五行、斗戰、雜藝、輔修、古籍等等分類。顯然在那些洞內,還有其他典藏。
鐘離子涵聲音有些顫“你從哪弄來這么多書”
元蓬書庫里面有多少典籍
伏衡華從小到大看過的,幾乎統統都把拓印本送到這里一份。
而他到底讀過多少書,這已經是一個無法計算的數字。
打出生前,賀夫人就開始用書籍啟蒙。出生不久,衡華會識字后,就開始翻閱母親陪嫁的書本。
哪怕跟伏桐君玩耍時,他也不忘讓人在自己手邊放幾本書。甚至更多時候,是伏衡華把諸多拓本堆積成小山,任由伏桐君在“書山”里打滾、來回鉆玩。之所以不用正本,是擔心伏桐君年紀小、不懂事,會拿書本磨牙,塞嘴里吃。
至于拓本,那些都是賀夫人精心挑選,用糯米紙制作。縱然伏桐君吃肚子里,也無礙。
再長大一些,伏衡華自己往瑯環館跑,開始借閱伏家館藏。
要知道,伏家書庫可帶著當年扶風仙宮的諸多典籍。雖然根本道法之類的重要傳承典籍沒帶出來。可其他雜學書本,伏家一概不缺。加上千年收集而來的殘本、孤本,這已是一個龐大的數量。
衡華在三十歲時,讀書量已超過絕大部分筑基修士。唯有東方蕓琪這樣特殊情況的人,才能在量與他比肩。
后來得老爺子請托,一群金丹修士輪流指導,又讓他學到不少秘傳道書。
等認識周瀟后,又跟太玄道統打交道。在金方那幾年,玄微、天乙各派的典籍,除涉及根本傳承那些,衡華幾乎全部看過。
以他的慧心天賦,自然將這些東西統統背下。得各派容許,回頭謄抄到自己的書庫里。
衡華的洛龜島書庫,庫存早已超過蟠龍島的瑯環館。
此外再加上凌家、韋家以及東域其他三家的珍藏。伏衡華從四景樓借閱的,從東海劍派得到的,跟東方蕓琪交換的。
僅論伏衡華藏書之多,比數個宗門收藏的總量加起來還多。
加上伏衡華本人精擅演法推敲。隨著跟修士們打交道,早就把眾人功法根底摸清楚。若非他擔心自己成為眾矢之的。
大可以將典籍按照各門各派羅列。諸如
紫皇閣九陽天云經,已收錄紫陽東龍經已收錄。
玄微派兩儀蛇拳已收錄靈元合光書已收錄。
真要那么干,伏衡華能被一群門派給抽死。
“這里的書,你都看過”
“我沒看過,怎么從我家洛龜島搬到靈劫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