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衡華倒也大方,直接把金符道當年遺落的道書甩過來。
“都是我從其他門派找的,你家祖傳道法,自己研究吧。看不懂,下次端午宴時,再讓蒙兄問我。”
說完,“三十二象帝”迅速下線。
“端午宴”
第一次秋華宴圓滿成功。
相關人士回去后,幫伏衡華將這一宴的名氣打響。
自然更加期待下一次。
而幾個本來得到請帖,卻無法參加的人不免有些懊惱。
“為爭奪聚仙洲上的年輕高手名次,錯過如此機緣還沒搶到一個好名頭。”
別說第一,這次只拿了一個第五。還不如跑去赴宴,免得丟人呢。
不免,將希望寄托在下一次“秋華宴”。
其他三人亦是如此。
可在下一年的重陽節,他們并沒有受到請柬。詢問相關人,才得知這一年選擇端午。
靈劫洞特制一批靈食粽子,可增加二十年功力。
眾人早已去過第二次端午宴。
除龍道人因為玉圣閣首席身份不得不給請帖,其余第一次未曾參加的人,直接不給第二道請帖。這一次,聚仙洲、羽仙洲、玉明洲直接不受邀請。
而衡華邀請的人選,除上一次的那些人外。側重點便有些不同了。正大光明地,在天央、金方兩大水域添人,玄鈺水域這邊的名額明顯地少了。
直到第三年,伏衡華邀五十六位修士前往靈劫洞吃臘八粥時,才重新在聚仙洲和羽仙洲請了幾位年輕俊秀。而人選,也并非第一年的那四位。
當年你不來現在還想要哪有那么簡單
一帖難求,千金難買。
但這一次,靈劫洞主的名望越發隆厚。這些年輕弟子也不敢跟伏衡華當面對質。
去年有一位羽仙洲弟子氣不過,在重陽節后跑去靈劫洞。結果連伏衡華的面都沒見到,被恒壽點為金像,直接托運回山門,面子里子徹底丟盡。
這時,恒壽這位護法的名聲也隨之傳開。
僅論修為,伏衡華身邊侍從便不弱各大門派的真傳。
孟晨更放出話。
“伏衡華在靈劫洞主持書會,為東萊修真界的后輩資助,乃功德之事。與其為敵,即與東萊修真界為敵。未來度三災劫數,必有孽債。”
換言之,你們敢對他下手,就是不給我面子。
日后掂量點,你們的三災劫數,老子可以添一把火,加一點雷。
孟晨這種撐場之舉,在眾劫仙看來十分正常。
且不論二者同出延龍,是鄉人。
就算為靈劫洞未來考慮,也該找一個繼承人。
畢竟,孟晨研究三災劫網,也意味著自己即將度真靈火劫。
度過了,他繼續執掌靈劫洞。
若度不過,他總要給靈劫洞尋一個新主人。
伏衡華無疑是最好的人選。
臘八宴上,諸修研習仙人道法。有兩位玄胎修士締結二品金丹,更將“靈劫書會”的名聲打響。
幾年下來,衡華的名聲在三大水域逐漸傳開。
同樣是揚名,打出伏家名聲。
伏衡華的作法和伏向風等人截然不同。
伏流徽以劍為道,在劍仙洲和三大水域尋同輩劍修斗劍。在磨礪自身的同時,也讓蟠龍島劍道的名聲得以弘揚。
伏向風效仿祖父年少時行俠仗義,世人不禁感嘆東俠后繼有人。
相比較而言,伏衡華的做派就高明多了。
借助靈劫洞的招牌,潤物細無聲地讓人認可他這位靈劫洞主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