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衡華認真問“為什么魔胎怨念孕育的產物,是鬼神,而不是魔神亦或者邪神”
“因為鬼神乃怨念陰氣的結合,而此類負面情緒本就貼合陰靈”說到最后,傅玄星也困惑了。
鬼是不是活物
不僅是眼下的鬼神,天陰童子那邊的鬼眾,算不算生靈
“因此,我打算在有為生,無為死的造化法度之下,進行一條補充。”
傅玄星想到剛才的七條黑氣。
“生氣、死氣”
“類似,卻又有所不同。我在天地之間重新定義一種元氣。或者說,創造一類負面元氣。每當我取用一條造化元氣,塑造生靈時。天地間便自然多出一道負元氣。我創造生靈越多,負元氣越多。
“而此類負元氣,貼近鬼神、陰靈,與死氣相類,卻又不僅僅是死亡。”
伏衡華手指彈動間,一片全新的經文成型。
死魔經,一篇脫胎于造化會元功的反面經典。或者說,又在魔道之中開辟一條魔修大道。
噗嗤
劍光擊碎經文,伏衡華對上傅玄星不滿神色。
衡華尷尬一笑,繼續解釋自己的造物理念“此后造物,我每創造一種生靈,便會產生相應的負造化。而將這類負造化匯聚起來,便可塑造為鬼神一類的邪物。”
不再是偶然隨機誕生,而是在伏衡華操縱下,必然存在的一種生物。
以摧毀世間一切“有之生”為目標的“無之生”。
“一種概念具現,或者說是法則、天道對生靈降臨的劫數。”
伏衡華目光閃過異樣神采“我會在每一頭鬼神誕生后,創造編寫他的命運。這樣,我不僅可以研究生命,也可以編寫命運。二者結合,便是造化。”
一念動,無量光輝延伸至過去未來。
未來。
大道門開,無量神光在此刻匯聚。
伏衡華的圣體自洪荒天地中圓滿,同時他的造化大道也與寰宇大界共鳴,將自己對造化的認知刻入天道根源。
“四象法度,有之生,無之生。有之死,無之死。”
世間萬物萬象都處于這四個狀態。
他的神識在這一刻無限延展,觀照三千世界。
忽然,他感知天道回饋的信息,神情異樣,不禁喃喃道
“這證道之后的路,有點不好走啊。”
證道后,有兩個選擇。
第一,徹底避世。了卻一切外界因果,開辟一方大千世界,然后隱匿虛空邊陲不再外出。如此一來,古神也好、仙主也罷,總不好去尋一個避世者晦氣。
而這樣的避世證道者,從第一次天地大戰到現在,不知凡幾。
沒人敢去得罪,敢破壞證道者間的默契。
否則,那一群避世者為自身安危,聯合起來報復,至強者也吃不住。
這也是證道者不死不滅,被天下修士視作修行目標的本意。
證道,便有資格永不受劫。開辟一方大千,將自己證道路上的諸多因緣之輩統統復活,安置在自己的天地世界,同樣無災無劫。
而如果不愿意徹底避世,那就免不了受這紅塵因果。少不了古神沉眠、天書轉世這等下場。
但不會死。
沒有任何證道者敢進行“永劫之死”。
始作俑者,其無后乎
留下這一點余地,不是為了他人,而是為了自己的后路。
“證道后,若不打算徹底避世。就必須挑選一方陣營,尋至強者投靠。”
而在這時,他也明白證道者之間的一場游戲。
證道之后,只有三件事懸在眼前。
自身劫數、天地棋局以及超脫機緣。
超脫,是證道者們可以選擇的上進之路。
但證道者們的道路不止這一條。
如果有人能用自己的“天地”覆蓋三界,把九天十地重煉乾坤,也可跨入比證道者更上一層的境界。這便是天地棋局,也是證道者們以九天十地為棋盤,所謀劃的大計。九天十地的天地之戰,本質上也是“天地棋局”的衍生沖突。曾經的白手之主、玄海神皇、造化古神、千臂大力神、無垠古神等,都曾通過這種方式邁入無上境。仙道這邊也有幾位老前輩通過這樣的方式,甚至眼下
至于自身劫數,并非所有證道者都有。但眼下,伏衡華感應到了。
證道那一刻,他已窺見古神們為自己準備的“生君神座”,也看到遙遠未來的天地破滅,造化補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