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大帝國,都會存在一個擴張閾值,在達到這個擴張閾值之前,那是越大越好的,可是如果突破了這個閾值,那么越大的領土反而成了負擔,管理成本不斷上升的影響下,大帝國如果沒法完成內部革新,就會開始自我坍塌、解體。
舉個例子,著名的日不落帝國大英帝國在19世紀的版圖擴張到了極限,全世界都是日不落帝國的殖民地,是當時的世界第一強國。
然而,也就是在19世紀,開始出現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歐陸,甚至世界上的每一場戰爭幾乎都會有英國參戰。
這其實不是他們想,而是因為當時任何一點點風吹草動,都是對日不落帝國地位的挑戰,日不落帝國需要不斷地應對挑戰以維護自己的霸主地位,甚至很多時候需要參與一些打了血虧,不打更虧的戰爭。
帝國太太太太太大了。
頻繁看不到盡頭的戰爭,是血虧還是血媽虧的痛苦抉擇,都會在一場大敗后引發所有人的思考。
還有,維持這么大的領土,日不落帝國不得不扶持許多合法性很低的政權,為此付出巨大的維穩開銷,幾十年的熵增當維穩成本大于收益之后,這種代價似乎也沒有必要付出了。
最后,就是利益分配不均的問題。
第二幅壁畫講述了巫虺們開始腐朽墮落,他們享受著最高級別的奢華生活,變得懶惰又喪失了進取心,這是上層階級的墮落。
我知道帝國山河日下,但這跟我要在莊園里面開大趴體有什么關系
第五幅壁畫則講述了帝國信仰墮落的問題。
眾所周知,寰宇巨蛇與薩魯克巫虺達成的條件是信仰并獻祭,而獻祭的對象,就是薩魯克巫虺本身,寰宇巨蛇需求智力正常的巫虺進行人祭以強化自己的力量。
最早時,所有巫虺都爭先恐后地想要成為祭品。
然后,活祭的巫虺變成是部分犯罪者和社會遺棄之人。
帝國巔峰時,活祭對象中已經沒有了巫虺,奴隸種族取代了巫虺進行活祭,為了補償寰宇巨蛇,每個夜晚都有上百名奴隸在神殿的血池前遭到殺害。
這些非巫虺種族的大規模獻祭實際上污染了寰宇巨蛇的信仰,導致信仰發生了分裂,帝國用來團結所有人的“神圣價值”不再有效。
歷史就是個輪回。
沒有永恒的王朝,也沒有永恒的贏家。
亞倫立于壁畫之前,他伸手觸碰在古老的壁畫上。
他感覺到了,他感覺到了帝國全盛時的輝煌,那不遜色于任何文明的恢宏壯美,那強烈的開拓精神,使用魔法創造飛行器,與別的種族爭霸星空的燦爛,藝術興盛,市場上擺滿了來自其他星域的貨物。
他也感覺到了,他感覺到了巫虺們的腐朽而墮落,沉迷享樂的歡愉和對世界萬物的麻木不仁,帝國的毀滅,剩余巫虺們的絕望、恐懼,他們對凡間生物從絕對的心理優勢到心存畏懼,害怕死亡。
那曾經敢在星界里面跟織法者帝國剛正面的巫虺,如今只是一群垂垂老矣的怕死鬼,至今還有極少數巫虺活著,但他們早已經變成了驚弓之鳥,任何事情都不愿意參與,即使這可能讓他們收獲頗豐。
不過,巫虺并非沒有給凡人留下遺產。
“這是什么”艾琉諾拉指著第四幅壁畫上,一群巫虺正在制作卷軸的畫面問道。
“這東西叫做寰宇巨蛇的黃金皮膚。”亞倫點頭“不過,它有個更有名的名字。”
“耐色卷軸”
耐色瑞爾文明,大奧術師們建立的大帝國所有的開端,便是薩魯克巫虺所制造的,巫虺們將收集來的所有魔法研究記錄在了上面。
所以從某種角度來說,耐色瑞爾文明就是薩魯克巫虺的正統繼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