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宛和姜建均都是早上七點的班。
他們干得雖然不是體力活,但也不是什么辦公室活計,需要靠腦子和打字吃飯,因此對于這個上班時間并無甚怨言。畢竟在這個社會越是沒文化就對不合理的工作時間制度越寬容,在這些人眼里,能有一份穩定的能糊口的收入就很不錯了,哪還敢對于工作時間指指點點更何況在上一輩的眼中,只要努力工作就一定會有回報。
姜銘書正在讀初三,中考的壓力下住校生要求六點五十到教室,通校生則寬容到了七點。
全家只有一輛轎車。
索性姜先生的工作地點離家很近,而他本人也并不追求所謂的“面子”,對于騎個電瓶車上班很能接受,因此沒有產生太多車子使用分配的問題。
大部分情況下,喬宛會開車送兒子上下學。
在二中門口,喬宛把盛在保溫杯中早上沒喝完的雞湯遞給坐在后座的兒子,念叨:
“記得喝湯啊,在學校里不舒服要及時打電話噢雖然還有三個月就中考了,但也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一定要勞逸結合我們不求你讀書很好只想要你健健康康”
后座的少年順從地接過保溫杯,朝女人露出了一個溫和的笑容“嗯。我會的。”
似乎有什么不同,但又不太能分辨。
他的笑終于驅散了喬宛這兩天對于孩子突然變得郁郁寡歡的擔憂。
她半是高興半是心疼地想,看來確實是生病讓孩子沒有往日有活力了,好在現在總算恢復啦。
于是她又看了兒子好幾眼,叮囑了幾句,這才開車離開。
姜銘書站在校門口回想了一下tsg中建的班級群群名,確認自己應該去九15班,然后才抬步走進學校。
二中是當地面積最大的公辦初中,所有的建筑都采用一種整齊的簡約風格,干凈清爽,但無所分別。
有點為難人找教學樓位置。
好在有不少同學正三三兩兩地往一個方向走去,跟隨著人流走很快能找到。
盡管是一所公辦初中,教學整體質量以及學生素質和區里的私立初中有一定差距,但是由于學校特意把優秀的教師聚集在一個班里教授年級里排名靠前的同學,構成了俗稱的“好班”“實驗班”,即原身所在的班級,因此班級里的學習氛圍還是很濃厚的。
等他到教室的時候大部分同學已經坐在位置上準備早讀了。
看到一天不見的好朋友的身影,謝長宇激動得揮揮手,發出一聲猿啼。
只見停在教室門口似乎還在觀察什么的少年朝他定定地看來,然后起步向前。身后的光柔和了他的輪廓。
“你昨天怎么啦”待姜銘書靠近了,謝長宇關切地問道,還在不停地擠眉弄眼加深這種關切嗯,像個大猩猩。
姜銘書努力按照眼前之人的說話方式和與原身關系的親近程度將之與tsg上的頭像昵稱對上號,最終確定面前之人就是原身最好的朋友兼同桌。
于是他一邊輕松地笑笑,解釋自己就是身體有點不舒服現在沒事了,一邊把書包放在旁邊的位置上,非常自然地坐下。
“嗷好羨慕哇,我也想請假昨天竟然進行了數學隨堂小測你運氣真好”
謝長宇嘆了一口氣,認命似的趴在桌上,還小心機地把語文書立起來遮住自己的臉。
姜銘書沒有再理他,而是打開書本認真地看起來。
憑心而論,他自己的成績是非常不錯的,甚至稱得上拔尖,但是他不確定這個世界的知識體系是否與他的世界相同,更不要提看起來很相似但細節上又不盡相同的世界歷史地理了,這些差別都是他要在三個月內補完的。
再怎么說原身的成績也算是班內前十也相當于年級前十,自己如果想要彌補原身的話總不能讓他學業退步吧。
所以他一天的課也上得無比認真。好在臨近中考沒有多少人閑得發慌一下課就去找別人玩鬧,大多是各自休整準備下節課的資料。因此姜銘書一整天也只需要應付應付一下這個非常黏人的同桌。
“欸,小書書想讀哪所高中呢想和你上一個高中呀。”
在某節課下課,謝長宇仍保持著趴在書桌上假寐的姿勢,那雙眼睛卻已經睜開,微微側著半是調笑半是認真地看著正在埋頭背誦歷史的同桌。
同桌翻書的動作頓了頓,斜睨了他一眼,陷入沉思,似乎被這個問題問到了,半晌才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