撿完貝殼后他們一起看海、閑聊,然后趁著夜色還沒徹底暗下來啟程回家。
上樓之前,喬宛在樓下的店鋪里將今天剛拍的合照洗了出來,還特地每人一張。
她振振有詞“這樣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把照片放在皮夾里啦在上班或者上學的時候拿出來看一下就可以瞬間回憶起家庭的溫暖”
不過姜銘書沒有皮夾。所以他上樓后想了想,把照片壓到了自己的透明桌墊下。然后順勢坐在了書桌前。
他低下頭,垂眸盯著這張照片,有些愣神。
陌生的情緒在胸腔中翻騰,讓他有些難受。
似乎是為了找到安全感,姜銘書無意識地握住手邊的那支筆,在桌上擺著的草稿紙上不輕不重地戳著。
戳了一會兒他發起了呆,然后打開筆帽將筆尖置于紙張之上。
他想借助音樂來表達這種情感。
是的。
他想寫首歌。
之前那個問題他其實考慮了很久,關于究竟走不走音樂這條道路。
姜銘書自己本來就沒什么偏好,前一世一直按部就班活在他們的安排下,也沒考慮過自己的未來。但是原身不同。他喜歡音樂,也有天賦,父母都很愛他也很支持他,他可以選擇任何自己想走的路。
姜銘書覺得既然已經成為了如今的“姜銘書”,那么自己也就不再是單單為著自己而活的了,因此他不能隨便替他人做決定。
于是在今天他狀似不經意地問了喬宛和姜建均一個問題。
“如果我以后從事的不是傳統職業你們會阻止我嗎”
喬宛白了他一眼,“你能養活自己不就行了為啥一定要傳統職業你不知道吧,有些傳統職業才是天坑呢。”
姜建均則溫和地回答“當然不會。你喜歡什么我們都支持。”
喬宛也點頭“對呀對呀。你喜歡什么就去做好了。嗯我記得你之前不是跟我們說要當原創歌手、要獲得很多很多喜愛嗎那時候我們就同意了呀,怎么又來確認一遍我們看上去像是出爾反爾的人嗎”
原來如此。
就在那時,令他一直猶疑不定的答案確定了。
這也是他現在嘗試寫歌的原因。
姜銘書原以為自己第一次獨立創作會很卡很痛苦。然后寫完第一稿還會像他處理原身那些譜子一樣,翻來覆去地修改直到最完美的一版。
但是出乎意料地,他僅僅是剛開始落筆的時候速度有些慢,腦海中思緒比較雜亂,并沒有對自己要創作的歌曲有一個詳細的思路。然而后面寫著寫著,音符就像本能一般隨著他胸中流轉的情感傾瀉到紙面,心中那道起初只是由思想、情感以及記憶的印痕所構成的、若隱若現模糊不清的旋律也逐漸清晰起來。
他越寫越順暢,甚至連樂器都沒有拿起來過。
不到半個小時譜子就出來了。他反復看了好幾遍,仍然不希望改動任何一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