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銘書放棄理會。
靳培英打來電話“你打算出第二張e了”
“應該算是長期計劃。演戲間隙偶爾也會寫幾首歌,沒時間制作,干脆攢起來出一張迷你專輯。”
靳培英理解地點點頭,轉而說起了另一件事。
“你這部戲快殺青了吧我現在手里有一個電視劇資源。是我們公司投資拍的,劇方給出了男二號這個角色,而我們公司目前符合人物形象的演員只有你,我就把這個機會爭取過來了。我看過劇本,盡管是犯罪題材,但因為背景架空,沒有拘泥于傳統的刑偵、警匪,有些設定還挺有趣,感覺能爆。男二號的人設也非常不錯。想問問你的意見。”
姜銘書“能把劇本發我一份嗎我看完后給你回答。”
靳培英“當然沒問題。”
很快姜銘書就收到了劇本。
正如靳培英所說,縱使是犯罪類型,架空世界的設定總是比較超現實的。
劇情設定里,男主角是一名頗具名望的刑事偵查學專家,在破解了幾樁情節特別惡劣的案件后,憑借自己敏銳的對犯罪的嗅覺察覺到這幾樁案件背后可能存在聯系,便不聽他人勸解地追查了下去。
這一查給他查出了一個大發現這幾起案件背后的犯人都隸屬于一個叫做“tarot”的國際犯罪組織,這個組織里面的成員無不是窮兇惡極的罪犯。
而他此前甚至從未聽說過tarot
男主角意識到了這件事的重要性,立馬上報給了高層。
經過多次討論,上面批準就tarot設立一個代號為“獵巫”的專案組,由男主角作為組長全權負責。
組員則都是經過重重挑選的來自各行各業的精英,有法醫、it人員、心理側寫師、保鏢、多語言翻譯等,個個能力超群。
這些“獵巫”專案組的組員構成了本劇的主角團。
他們在一次又一次與tarot成員進行交手的過程中,越發了解到tarot這個組織的厲害與龐大,隨著tarot察覺到警方的關注、變得更加謹慎,他們的調查逐漸陷入困境。
男二號余嘉明是主角團里的it人員,設定是一個十六歲的天才少年。難怪靳姐說公司只有他符合人物形象。
不同于主角團其他成員基本上來自警察系統的出身,余嘉明并不是以正規的身份出現在專案組的,甚至不是以合法的身份出現的。
他曾經用自己高超的it技術犯過罪,如今是被“招安”了。
余嘉明七歲以前的生活是在孤兒院度過的,因為過分早慧總與其他孩子格格不入,因此被排擠、孤立,養成了尖銳又缺愛的性
格。
所以被收養后養父母對他無微不至的關懷馬上令小小的他淪陷了。
他真的以為自己遇到了愛他的家人。
因此養父母讓他學什么他就拼命學,只因他希望他們開心、不想讓他們失望。
而正如他所想,養父母見他這么聰明的確非常高興,常常表揚他、獎勵他糖果,然后給他一本更高深的書。
這樣的過家家游戲持續了很長時間。
直到他十二歲那年,養父母笑著哄他、讓他幫他們獲取敵對公司的情報,余嘉明才明白過來什么感情、什么善意,都只是為了利用他做的鋪墊罷了。
他心灰意冷,也不再對養父母懷抱溫情。
但余嘉明還是幫了他們,權當利益的交換。
反正他本來的道德觀念也比較淡薄,對于做這種事情沒有特別的感覺。
就算被抓了、判刑了,又能如何呢
又不是他樂意活在這樣無聊冷漠的人世間的。
少年對于生并沒有太大的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