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有是著名報紙影壇的記者,這次被派到斯尼芬電影節獲取新聞。
在此之前他就已經通過別的渠道打聽到彭曼青將會帶著自己的新作品來參加電影節。作為當今名氣斐然的女導演,彭曼青本人自帶流量,再加上此次新電影的主題曲是近期e大賣、風頭正盛的音樂人創作的,所以他早早瞄準了自己今天要關注的重點。
在知道下一個亮相的就是她后,郝有興奮地舉起攝影機,緊緊盯著那輛開過來的車。
車門緩緩打開。他特意將鏡頭拉近,想要捕捉到最清晰的畫面。
鏡頭中,一只線條干凈流暢的手先出現,搭在車門框上。然后鏡頭自下而上,露出了手主人的全貌。
那是一個樣貌氣質極為出眾的年輕人,穿著淺色系的禮服,整個人像天空一樣寧靜。
郝有先是感到一陣驚艷,卡殼了一下,才開始極力回憶影視圈中是否有這號人。
先下車的那人轉身將仍在車內的女士扶下來,兩人在車前停留了片刻然后挽著手往會場內走。
無數的閃光燈亮起來。
閃得姜銘書的眼睛都有點不舒服,不過他依然保持了鎮靜,微笑著面向鏡頭。
“我們走快點。”彭曼青似乎發現了他的不適應,稍一思考就想偏了,壓低聲音說,“只有沒作品的人才需要蹭紅毯。咱們不稀罕。”
姜銘書忍不住想笑,“你對我是不是有什么誤解提示一下,這是我演的第一部作品,而且戲份不多。”
即使對著鏡頭彭曼青動作還是很隨意,“好演員又不是用戲份劃分的。那些演技稀爛但卻頻頻出演電影男一的人真的算有作品嗎不及你十分鐘的出場。”
被她夸的人輕咳一聲,專心走路。
見到二人交談的姿態還挺熟捻,又是一波閃光燈。
郝有一邊瘋狂按快門,一邊大腦飛速運轉思考等會下紅毯寫什么稿子能夠搶占先機。
寫“受到彭導特別偏愛的新人”可他都不知道人家到底是不是電影新人啊。
把關注點放在彭曼青和關紀的婚姻裂痕上今年來已經傳出多張兩人業已分居的證明照片了,是不是可以稍微引導一下把話題轉到新歡但這段時間彭導的花邊新聞挺多,這樣寫完全沒有競爭力啊,又不是實錘。
那到底寫什么呢
郝有急速搜索腦海中與彭曼青相關的檢索詞,忽然,一個人躍入他的腦海。
“似水流年”
上次那件鬧得沸沸揚揚的事情他也知道,“似水流年”的照片他也看過,雖然光線比較昏暗、畫質有點模糊,只能隱約辨別出照片主人公貌似還挺帥。
恰好現在彭曼青的男伴顏值也很高。
他完全可以寫,“彭曼青攜手疑似是似水流年的人出席斯尼芬電影節”啊
最好再將各種別的新聞縫合一下當對象從一個一點名氣都沒有的人變為當今炙手
可熱的樂壇新秀,這話題度不就來了嗎
絕對會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