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耶,流年的唱功又雙叒叕進化了
說不出騷話,只會說“oc”“好聽”
猜想難道玩游戲能讓主人公恢復正常還是說是需要感到快樂
第二段主歌開啟。
驚人的高音結束,平和而輕快的歌唱返場。
畫面閃回最開始的工作室。
現在戴著眼鏡的人正在往涂滿uv膠的軟木塞上粘那棵上了色后從銀色變成枯褐色的鐵絲樹,粘完鐵絲樹后又將一旁等待已久的粘土人按在膠上。
兩者都固定牢,軟木塞就被移至紫外線燈下照射。
姜老師手工課開課啦
那個粘土小人坐的長椅咋越看越像之前出現過的游樂園里那張
畫面拉遠,觀眾得以窺見室內的布景。
除了一張工作桌和一只工具柜外,整個房間都被一排排的展示柜塞滿,而那些展示柜上都擺滿了形態各異的水晶球
我去,這是水晶球的狂熱愛好者啊
小聲bb也可能是賣水晶球的
好漂亮啊這些水晶球想要能給個鏈接嗎
窗外的雪依舊下得很大,在風的作用下幾點白色自沒有關上的窗門中飄入,落在桌前之人肩上,慢慢地消融。
畫面落在撐著手、望著紫外線燈的那人身上,而后應景似的,在逐漸上行的歌曲情感中,再次回到游樂場。
一身黑的人從旋轉木馬下來后動作就流利很多了,連帶著表情都生動了一個度。
接下來他又玩了好幾個項目。
感受著自己身體的變化,他的臉上不由掛上了喜悅的笑,還感激地朝先前幫助鼓勵自己的人道謝。
不知不覺間,他已經換了一件衣服。如今他穿著明亮色調的服裝,儼然完美地融入了游樂場的氛圍中。
大家一起載歌載舞,笑語飛揚。
現在,這座游樂園里再無異類,有的只是幸福的人兒。
這就是所謂的“療”嗎若有所思
猜測一下,療法其實就是適應通過融入的方式遮蓋掉不協調
tf笑得好好看咳不是,就是突然想到,之前游樂園里的人都是這樣笑的,后背一涼,不會大家都是這么過來的吧
聯想一下那個粘土小人,所以起初動作僵硬是因為他是粘土人那后來為什么自如了難道粘土人成真人了
又或者他們從始至終都不在真實里
彈幕的討論變得熱烈。
畫面回到“水晶球室”。
穿著卡其色風衣的人已經將白色的閃粉、甘油和水注入了玻璃罩,正在處理軟木塞進行封口。
此時歌曲來到最后一段副歌。
觀眾忽然發現這段竟然是原本仿佛立于故事之內、專注做手工的那人唱的。
明明在此之前的畫面里他從未對過口型。
隨著末句“我活在幻夢但這又如何”被唱出,歌者滿意地將完成了的水晶球倒置過來,放在桌上。
自己則是趴下來,側頭看著水晶球。
玻璃球中,白色的閃粉緩緩而下,落在枯木、長椅、粘土小人上,好似人間下了一場盛大的雪。
薩克斯的聲音減弱。
在最終消失無聲之前,畫面給到游樂園。
只見原本熱鬧非常的地方如今只剩下燈光如常,其余的人卻保持著各自的動作,一動不動,猶如失去了靈魂的人偶。
而不知從哪來的雪,落滿了各人的頭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