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風波平息,內務府大總管噶祿也銷假回來了。回來后第一件事便是去慈仁宮后殿給郝如月賠禮,還帶了不少好東西。
比從前克扣的只多不少。
郝如月全都笑納了,閑話家常似的問起大阿哥的情況,噶祿臉上的笑容頓時變得勉強起來,含含糊糊說了一些恭維話。
惠貴人到底幫了自己的忙,也是真心疼愛太子,郝如月便多問了一句“聽說大阿哥兩歲多了竟還不會走路到底是天生,還是人為啊”
協理六宮的惠貴人問起這事,那也得旁敲側擊,噶祿沒想到郝如月會問得如此直白,可正是這樣的直白忽然點醒了他。
大阿哥不是別人,他可是皇長子啊,皇上嘴上不說,心里肯定有所期待。
如今大阿哥兩歲多了還不會
走路,固然有大阿哥自己的問題,比如學會走路會摔跤,大阿哥怕疼不肯學,但他這個撫養人身上的問題明顯更嚴重。
畢竟大阿哥交到他手上的時候一切都好。
不管是天生還是人為,他都快把皇長子養廢了,讓皇上丟了臉。
他也曾狠下心教大阿哥學走路,不管大阿哥哭鬧,結果晚上大阿哥便發起了高熱,一直嚷嚷著腿疼,差點把他嚇死。
噶祿不敢聲張,私下找相熟的太醫看過大阿哥的腿,見沒有任何問題,這才放下心來。
從此再不敢逼大阿哥學走路了。
他讓太醫看過,知道大阿哥的腿沒問題,可朝臣們不知道,天下人不知道啊
皇上八歲喪父,十歲喪母,二十歲之前得了十個孩子死了七個,碩果僅存的皇長子兩歲多還不會走路
朝臣們會怎樣議論,天下人會怎樣議論,皇上又會怎樣想,噶祿鼻尖都冒出汗來,根本不敢往下想了。
可一想到大阿哥的哭鬧,噶祿頭都大了一圈,也不管屋里還有人,當場給郝如月跪了“求女官與皇上說說,就說我無能,養不好大阿哥,辜負了皇上的期望,求皇上將大阿哥接回皇宮撫養”
養不好大阿哥頂多丟官,若是連累皇上被天下人詬病,可是要掉腦袋誅九族的。
噶祿在官位和腦袋九族之間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后者。
他之所以不去求惠貴人,而是求郝如月,主要是當年大阿哥被送出宮,其實是惠貴人求了皇上,皇上勉為其難才答應的。
惠貴人不是最早進宮,也不是最得寵的,卻幸運地生下了皇長子,并且平安養到兩歲多,再過幾年便立住了。
很多人都覺得惠貴人僥幸,噶祿卻并不這么認為,大阿哥能活到今日,不過是因為他有一個精明的額娘。
皇上也正是看中了惠貴人的精明,才讓她與榮貴人協理六宮,榮貴人就是個草包,真正掌權的其實是惠貴人。
噶祿聽說這一回扳倒安貴人和敬貴人,惠貴人出了很大的力氣,也如愿得到了全部的協理六宮之權。
在該隱忍的時候隱忍,該狠辣的時候狠辣,讓噶祿都心生敬畏。
也正是因為這份精明,噶祿拿不準惠貴人的脾氣,很怕她與皇上一樣,因為大阿哥不會走路而厭棄了他,不愿意接受這塊燙手的山芋。
畢竟惠貴人剛剛將另一半協理六宮之權牢牢抓在手中,若這時候接手大阿哥,不但會遭人恥笑,說她生下一個天生不全的皇子,還可能因為精力問題被別人分權。
得不償失。
赫舍里家這位二姑娘就不一樣了,她是皇上心里的人。
當年那座盛心庵便是最好的證據。
別人可能不知道圣心是怎么改成盛心的,噶祿這個內務府總管門兒清。
看皇上處置鈕祜祿氏和敬貴人就知道,這位二姑娘在皇上心里的分量有多重了。她在皇上面前說一句,比自己說上一百句都好使,到時候不管惠貴人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