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都是肥缺,卻也是需要手腕才能坐穩的位置。
郝如月再次謝過,才道“赫舍里家從臣的祖父便效忠皇上,一家子都對皇上忠心不一。姐姐是皇后,為皇上誕育嫡子是皇后的本分,也是姐姐的福分。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可赫舍里家并不求榮華富貴,只求太子能夠平安長大,不辜負皇上對赫舍里家的看重和恩典。”
康熙眉心微蹙“如月,你長大了。”
若你早些長大,變得和你姐姐一樣知書達理,太皇太后也不會極力反對朕娶你。
可你長大了,還是朕喜歡的那個明艷鮮活、縱情任性的小姑娘嗎
“皇上要是心里過意不去,臣相中了針工局的一個宮女,求皇上將這個宮女指給臣的弟弟綸布做福晉吧”郝如月只想推了兩淮鹽運或者江南織造這種靠本事上位的肥差,卻并不打算放過皇上的恩典。
康熙長大了也還是那樣。
宮里的太監是漢人,宮女卻是旗人。經由小選進宮,出身高一些的,會被分到主子們身邊伺候,差一點的便去了服務部門,比如內務府、膳房或者針工局等等。
赫舍里氏從前可能不如鈕祜祿氏或者瓜爾佳氏煊赫,但自從出了仁孝皇后,那也是上三旗最頂尖的貴族,即便綸布是庶出,
也不可能娶一個宮女為嫡福晉。
這樣不顧后果、孩子氣的話,恐怕也只有如月能說出來了。
蒹葭是草的作品清穿之小姨帶娃日常最新章節由全網首發更新,域名
大事清醒,小事糊涂,讓康熙又愛又愁,于是決定提點一一“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為綸布求娶宮女,你家里人知道嗎”
郝如月看向康熙“皇上賜婚,誰還敢抗旨不成。”
赫舍里家長房不求官,但求財,可以平淡,但不能貧困。
生財的路子郝如月早就想好了。
經過五個多月的嘗試,針工局一個手巧的宮女終于抽絲剝繭成功紡出羊絨線,并且手工織出了這個時代第一件羊絨衫。
在這個時代,羊只有肉和皮有價值,羊毛羊絨臭烘烘的,往往當垃圾扔了,只有乞丐才會撿來塞在破衣服里取暖用。
柔軟潔白的羊絨就不一樣了,在現代社會很受追捧,隨便一件羊絨衫也要幾千塊。
而現在的大清,貴族們還在用厚重的棉衣取暖,羊絨與棉花相比明顯更輕薄也更保暖,羊絨衫一經推出,必然成為爆款。
關鍵原料并不值錢,利潤相當可觀。
臭烘烘的羊絨羊毛與芳香潔白的原料之間,只差了一點回春仙藤的根須粉末。
回春仙藤固然難得,不過郝如月早就在藥膳空間了找到了平替,物美價廉,量大管飽。
清朝的香料多以普通草本為主,普通香料根本去不掉羊絨羊毛上的腥膻味,不然也不能便宜了乞丐。
香料和技術都是自家的核心競爭力,香料掌握在郝如月手中,技術便要靠聯姻了。
那個巧手宮女的身份背景,郝如月早讓惠貴人查過了。出身上三旗包衣,阿瑪是包衣護軍參領,其兄長在內務府當差,官職不高,卻管著皇商。
郝如月做人有底線,割韭菜從來不割小韭菜,要割就割宮里或者皇親貴族的大韭菜。
想要成功割到大韭菜,就得靠皇商幫忙了。
對方要品貌有品貌,要技術有技術,還自帶大客戶渠道,娶了她可保赫舍里家長房一世的富貴,還有什么不滿足的。
聯姻的事,郝如月已經問過家里的意思,全家沒人有異議。
畢竟綸布是庶出,除了有一副好皮囊,干啥啥不成。唯一讓便宜爹感到慶幸的是,綸布雖然啥都學不好,卻也沒有學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