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如月才要回答,外頭忽然有人稟報“姑娘,前院派人來說羊絨中衣太后很喜歡,問還有沒有現成的,想再拿一套給”
話沒說完便消了聲。
康熙挑眉“你給太后也做了中衣”
郝如月這才有機會回答“羊絨中衣是臣家中的成衣鋪所做,用料講究,輕薄保暖。臣給太后、太皇太后、太妃和老太妃們全都送了一套。本來也要往乾清宮送的,正好皇上過來了。”
那日郝如月扛著大鐮刀想了半天,最終決定從老年貴婦圈割起。
這一推廣策略主要是由羊絨的性能和受眾人群特點決定的。羊絨足夠保暖,而老年貴婦最怕冷。
當然在割韭菜之前,得先做推廣。于是郝如月推著太子把慈仁宮、慈寧宮各處都走了一遍,從太皇太后到太妃每個人都免費送了一套。
穿越前郝如月是集團的執行總裁,其實就是個大銷售,集團七成的業績全都壓在她身上,硬生生將她從一個i人掰成了e人。
什么難對付的客戶沒見過。
更何況有奶團子這塊活寶做敲門磚,不管是不茍言笑的太皇太后,還是從未謀面的太妃,都對活潑可愛的人類幼崽沒有任何抵抗能力。
郝如月推著嬰兒車轉了一圈,試穿樣品分發完畢。
下一步便是等待客戶反饋,二次購買和推廣效應了。
皇上是天下第一大孝子,不光孝敬太后和太皇太后,連帶著先帝的妃嬪和太宗皇帝的妃嬪全都養在宮中,讓她們過著衣食無憂的尊貴生活。
清朝早期的各路妃嬪與中后期截然不同,尤其是太宗皇帝的妃嬪,每一個都大有來頭,且腰纏萬貫,是帶著草場、牲畜、奴隸和萬貫家財嫁過來的。
即便不用皇上奉養,她們也能過得很好,并不像中后期的太妃們一樣,若沒有兒子傍身,不過是混吃等死。
先帝的妃嬪也是一樣,大多數來自蒙古,都是頂尖貴族家的女兒,嫁妝豐厚自不必說,背后還有強大的母族勢力。
皇上奉養她們,與其說是孝順,不如說是籠絡。
都說清朝無昏君,而康熙皇帝便是眾多明君當中,最職業、最務實、最懂得審時度勢的那一個。
與郝如月的預料大差不差,第一撥推廣完,很快迎來了二次購買。
郝如月又推著太子逛了一圈,委婉地
告訴大家,她手上沒有那么多現貨,之前那些是家里托人帶進宮孝敬的。
這些個太妃、老太妃從小在蒙古長大,都沒穿過如此柔軟潔白,還帶著香味的羊絨衣,便拉著郝如月問在哪里能買到現貨,她們都想多買幾身替換著穿。
人老了,怕冷,冬天總要穿成個棉花包,動一下都費勁兒。自從穿上羊絨中衣,就跟厚棉袍說拜拜了,感覺冬天都變得溫暖起來。
郝如月只得勉為其難地告訴她們,自家在城里有個成衣鋪,那里有售,只是價錢有些昂貴。
“東西一樣就行,衣服而已,能貴到哪里去。”
這樣白這樣柔軟,貴點是應該的。”
“過幾日福晉就該過來給我請安了,回頭讓她買去,多買幾套。”
“幫我捎幾套進來。”
“也該讓福晉給家里人多買幾套,穿著暖和,不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