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貴妃體恤,給惠嬪和榮嬪放了幾日假,兩人才歇了一日,便默契地抱著娃來串門了。
慈仁宮后殿的皇家幼兒園再次上線營業,短暫地分開了一個多月,三個孩子見了面還是很親,很快便玩到了一起。
十月的天已然有些冷,不敢讓龍子鳳孫們在外頭玩,郝如月吩咐人將正殿打開,燒熱地龍,讓保姆們抱著孩子去那邊玩。
這樣的安排正合惠嬪和榮嬪的意,惠嬪攢了滿肚子八卦急于找人分享,榮嬪心里則汪著一壇老醋,不吐不快。
“如月你是不知道,這批宮女的成色委實不錯。”惠嬪以這樣的一句話總領全文。
不等她往下說,榮嬪已然酸溜溜道“可不是不錯么,皇上直接挑了三個楊柳細腰的,塞進了乾清宮后頭的圍房。真是一代新人換舊人,只有新人笑不見舊人哭呢。”
郝如月聞言只是笑,掐指一算,今年康熙朝后宮的掛王和長壽冠軍都該閃亮登場了。
掛王自不必說,當然是康熙朝的生子冠軍德娘娘烏雅氏了。
從端茶宮女一路逆襲到德妃,然后母憑子貴,當上太后,死后被追封為皇后陪葬在康熙身邊
。
德娘娘不管在當時還是后世,那都是草根的典范,掛王一般的存在。
如果有人以為德娘娘的掛,全靠生育數量取勝,那就大錯特錯了。
單看九龍奪嫡時的四爺和十四爺,就知道德娘娘的掛,數量只是一方面,質量才是取勝的關鍵。
太子黨與八爺黨掐的時候,四爺站太子,十四爺站八爺。等到太子被廢,八爺也遭了康熙的忌憚,緊接著崛起的便是四爺黨和十四爺黨了。
也就是說,在康熙大帝晚年,闖入奪嫡決賽圈的,都是德娘娘的兒子,最后勝出的當然也是她的兒子。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宜妃在康熙朝何等受寵,可她的兩個兒子,五阿哥早早被太后抱養,成了一個老實頭,都沒資格加入九龍奪嫡時的政治團體。九阿哥倒是加入了,可惜兩次站錯隊,最后成了塞思黑,落得一個終身的下場。
康熙死后,宜妃連個太妃都沒混上,晚年還要承受兩次白發人送黑發人的苦楚。
當然宜妃比德妃要晚進宮兩年,與德妃同年同月同日進宮的另一位傳奇人物,便是康熙后宮的長壽冠軍,不,準確點說應該是整個清朝后宮的長壽冠軍,定妃萬琉哈氏。
定妃于康熙十四年入宮,在康熙二十四年生下皇十二子胤祹,可直到康熙最后一次大封六宮,也只撈到了一個嬪位。
定妃還是在康熙薨逝之后,由太后向雍正帝求情得來的尊封。
然后定太妃又熬走了雍正帝,在乾隆朝備受禮遇,直到乾隆二十二年才病逝在履親王府,享年九十七歲。
兩人都是傳奇,都是人生贏家,因為這兩人聯袂而來,康熙十四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然而這點不平凡好像因為某種不可知的原因,發生了一些變化。
此時,未來的德娘娘烏雅氏并沒有成為端水宮女,而是在承寵之后被皇上留在了乾清宮后身的圍房,成了一名官女子。
未來的定娘娘也是如此。
除了這兩位之外,還有一個郭絡羅氏。
“這個郭絡羅氏今年多大”聽到這里郝如月忍不住問。
難道那位號稱康熙朝眷顧最深”的宜妃也跟著一起進宮了,未來的惠宜德榮四妃要在這一年聚首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