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雅氏都氣懵了,明明她才是被撞的那一個,怎么到了承乾宮事實反轉了。
萬琉哈氏才張開嘴,就聽榮嬪悠悠說“那郭常在的腿腳還真是麻利,被人沖撞傷了腳踝都能比德貴人和定常在早到。”
惠嬪看了榮嬪一眼,示意她吃瓜就好,沒必要把自己攪和進去。
可能八字不合,榮嬪就是看郭常在不順眼,又輕笑著補了一句“想來是花房里的勞作最能強健身體。可郭常在到底是宮里的妃嬪,便是有孝心,也不該將自己曬得這樣黑,遠遠看去跟個昆侖奴似的。”
郭常在本就算不得很白,這一趟出去又曬黑了不少,哪怕用香粉遮蓋,臉白了,脖子還是黑的,手還是黑的。
這回惠嬪也撐不住笑出了聲,她這一笑,底下那些想笑卻不敢笑的人也都笑了出來。
在一片歡聲笑語中,郭常在的臉更白了,顯得脖子和手更黑了,只恨沒有個地縫兒讓她鉆。
她敢得罪與她同期進宮,位份稍高的烏雅氏,卻不敢得罪一宮主位。尤其榮嬪在宮里資歷最深,所生的三格格還被皇上封了公主,可見看重。
而且她還聽說皇上最近一次踏足后宮,第一站便是鐘粹宮。
被榮嬪當眾嘲笑,郭常在也只能捏緊了帕子,生生咽下這口惡氣,在榮嬪不注意的時候偷偷瞪上幾眼。
事實已經很清楚了,不用問也知道是郭常在惡人先告狀,可皇貴妃并沒追究,只是叮囑了眾人幾句,說坤寧宮正在修繕,宮里少不得
有外男出入,讓妃嬪們外出走動時注意些,然后就散會了。
“郭常在不過是個小小的常在,都敢在皇貴妃面前裝神弄鬼,而皇貴妃居然不肯罰她,就輕輕揭過了。”這回不光榮嬪,連惠嬪都有些看不下。
“大約皇貴妃忌憚著太皇太后,才會選擇息事寧人的吧。”其實郝如月也不理解。
換做她是皇貴妃,早就重罰,以儆效尤了。
郭常在作惡一回,沒有受到懲罰,只消停了幾日,便再次與永和宮交惡。
起因是郭常在想吃奶蒸蛋,便拿了銀子吩咐人去大膳房做,結果蛋蒸好了,卻被永和宮的人錯拿了。
住在永和宮的通貴人是生育過的,且位份比郭常在高,按理說郭常在不敢得罪。
再說大膳房人多手雜,經常有拿錯的,說清楚賠一份便是了,沒什么大不了。
可有了上一回皇貴妃的縱容,再加上慈寧宮里太皇太后最喜歡的那兩盆山茶花只能郭常在親自侍弄,因此得了太皇太后的青眼,郭常在自以為找到了靠山,又怎會把一個小小的貴人瞧在眼中。
偏偏通貴人還在承乾宮跟著榮嬪和惠嬪嘲笑過她,當時笑得好大聲,郭常在都記在心里,如今找到機會自然要還回去。
通貴人的孩子還小,出生便有些體弱,一個月里有半個月都在生病。通貴人聽說錯拿了翊坤宮的奶蒸蛋,便差人送了銀子過去給郭常在賠禮,本人并沒露面。
誰知郭常在不肯收銀子,只說要自己之前那碗奶蒸蛋,可那碗奶蒸蛋已經被小皇子的乳母吃了,如何還得回。
通貴人怕郭常在鬧騰,親自登門賠禮,被郭常在好一番奚落。
“銀子也賠了,禮也賠了,怎么又鬧到皇貴妃那里去了”芝麻粒大的一點小事也能捅破了天,郝如月吃瓜都不愛吃郭常在這只爛瓜了。
沒滋沒味的。
惠嬪也膩歪得很,要不是宮里長日無聊,她都懶得說“還不是郭常在嘴欠,嘲諷通貴人也就算了,居然還帶上了人家的孩子。”
提起這個榮嬪就火大“通貴人只是個貴人,不值什么,可孩子是皇上的孩子,豈容他人隨意褒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