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如月放緩聲音“大阿哥一個人睡的時候不但害怕還哭了鼻子,保成才不會哭鼻子,對不對”
太子乖巧點頭,學著她說過的話“小姨就睡在床邊,保成不害怕,保成不哭。”
結果郝如月不知不覺把自己哄睡了,太子蒙著被子嚇得直流眼淚,卻硬是忍著沒哭出聲來,結果第二天起床的時候眼睛腫成了核桃。
郝如月趕緊命人煮了雞蛋來,剝了皮給太子敷眼睛,太子敷著眼睛反過來安慰郝如月“小姨,保成一個人睡也害怕,可保成忍著沒哭。哥哥哭鼻子,保成沒哭。”
是沒哭,就是眼睛腫了,這樣口是心非、爭強好勝也不知隨了誰。
過程雖然艱辛,好歹結果是好的,太子哭腫了眼睛,卻也接受了分床睡。
原本一切都正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誰知皇上下朝之后過來了,一看便看見了太子還未消腫的眼睛,問郝如月出了什么事。
郝如月便把分床睡的事說了,太子也自豪地告訴皇上,他一個人睡沒哭,他很勇敢。
“那眼睛是怎么回事”皇上抱起太子問。
太子眼珠一轉“蚊子咬的。”
皇上又問“冬天哪兒來的蚊子”
還嚇唬太子“欺君是大罪。”
太子垂下眼睫,帶著哭腔說一個人睡覺害怕,晚上哭了,并且越說越傷心。
皇上將太子抱緊了些,抬眸對郝如月說“太子還小,不用這么早分床,還是安排人夜間陪睡吧。”
得,一天一夜努力白費,太子也白哭了。郝如月對上皇上的眼“太子明年就三歲了,越晚分床越難分開,太子啟蒙之后皇上是不打算讓他一個人睡嗎”
記得惠嬪跟她抱怨時曾說過這一點,小孩子越早分床越好分,越晚越難,還說大阿哥就是分晚了,連著哭了好幾天。
事實證明,惠嬪說的沒錯,太子第一個晚上便沒哭鬧,也許今夜就能安穩睡去了,可讓皇上這一攪和,所有努力前功盡棄。
皇上沉著臉并不接話,哄好太子才道“便是要一個人睡,也不能讓孩子把眼睛都哭腫了。”
惠嬪說大阿哥第一次分床睡,可不止把眼睛哭腫了,哭鬧到后半夜,嗓子都喊啞了,也沒見皇上這樣心疼。
反而因為在課堂上打瞌睡,被罰了寫大字。
怎么輪到太子,一起都變了
小孩子就是這樣,每一步的成長都有一個過程,有時候難免需要大人硬起心腸。
就如大阿哥學走路。
大阿哥嫌累懶得走,總想讓人抱著,噶祿家伺候的人不敢違背小主子的意愿,導致所有人都以為大阿哥天生不良于行,害惠嬪白流了多少眼淚。
等將人接回宮,皇上硬起心腸讓人放開大阿哥,眾人這才發現,原來大阿哥會走路,而且走得很穩。
分床也是一個道理,甚至比學走路安全多了。
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大人心腸不夠硬,或者意見相左,帶來的結果可能是“汗阿瑪,保成以后都能跟小姨一起睡嗎保成一個人睡害怕,晚上哭了好久,眼睛都腫了。”
皇上搖頭“保成長大了,不能再跟小姨一起睡,不過可以跟乳母睡。”
郝如月以手扶額,寵孩子不是這樣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