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只說推廣有些難,郝如月卻猜到阻力應該不小,不然也不能讓皇上愁到吃不下飯“皇上,這事恐怕要有人帶頭啊,且帶頭的人最好出自宗室。”
皇家都豁出去了,足見皇上的決心,朝臣們便是再不愿意,也不得不跟上,王侯將相家的小孩子都不怕,在民間推廣就容易多了。
“你這話倒是與裕親王所說不謀而合。”其實這才是讓皇上吃不下飯的原因。
“前些年,宮里的孩子多留不住,太皇太后讓欽天監算過,打算從宗室抱養一個健康的孩子來沖喜。”
說著皇上自然地牽起了郝如月的手“可巧裕親王和恭親王府上各得了一個小格格,生下來都很健康。那幾年裕親王與朕一樣,連失了好幾個孩子,剛出生的小格格算是他的長女,而恭親王已然有了一子一女,太皇太后便想抱了恭親王的女兒進宮養著。”
那時候宮里正在鬧天花,恭親王舍不得自己的女兒進宮送死,嘴上答應,卻遲遲不肯將女兒送來。
最后還是裕親王福全送女入宮沖喜,這事才算了局。
至今外界也不知道養在太皇太后身邊的大格格不是恭親王的女兒,而是裕親王的長女。
當時皇上問裕親王是否舍得,若舍不得便不沖喜了,反正他不信這些。
裕親王堅持,紅著眼圈說,什么都沒有皇上的子嗣重要,能進宮沖喜是大格格的福分。
還求他不要告訴太皇太后,免得惹她老人家生氣,也不要責怪恭親王,傷了兄弟之間的和氣,惹人非議。
此時天已經全黑了,借著夜色的掩護,郝如月任皇上牽著她的手走回寢殿“裕親王是個好臣子,更是朕的好兄長。”
手被人牽著,用力握了握“裕親王就是太好了,總讓朕覺得對不住他。這回種痘的事,也是一樣,朕在朝堂上提起,一片寂然,無人響應。還是裕親王站出來,說他的長子昌全剛滿一周歲,愿意第一個種痘。”
走到屋中,讓燈燭一照,郝如月才發現皇上紅了眼圈。
后世都說康熙其實是個愛哭鬼,郝如月還不信,她進宮這么久了,只在皇后薨逝時瞧見皇上哭過一回,也僅此一回。
到今日才見到第二回。
郝如月正好抽回自己的手,拿帕子想給皇上擦眼淚,然而皇上并沒讓眼淚流下來,很快又恢復了往常的從容淡定,仿佛剛才的脆弱根本不存在。
坐到餐桌邊,喝下一杯酒,皇上似乎終于下定決心“裕親王已經把長女送進宮,且他只有昌全一個獨子,這回種痘,朕不會用他的兒子。”
又嘆口氣“恭親王子嗣雖多,奈何他愛子如命,他不愿意朕也不會勉強。”
晚膳擺好,皇上也只是飲酒,并不曾動筷,郝如月給他夾的
菜也不吃。
聽話聽音,聽到此處,郝如月一顆心就懸了起來,皇上不會讓大阿哥或者太子第一個種痘吧。
這樣做的號召力最強,風險也是最大的。
裕親王目前只有一個兒子,皇上的兒子也不富裕,到今天也只有大阿哥和太子兩個。
很快郝如月就知道自己想多了,因為聽見皇上說“榮憲公主三歲很合適。”
郝如月大清公主實慘。
然而沒有最慘,只有更慘,皇上吃了一口郝如月給他夾的菜“只是榮嬪正懷著孩子,月份有些大了,朕若與她說,怕她受不住。朕知道你一直與榮嬪交好,不如你先替朕走一趟,對她曉以利害,讓她自己提出來,大家臉上都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