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皇太后不信還愿意裝裝樣子,在慈寧宮設了佛堂,每日做早課,佛珠不離手。
皇上到底年輕些,不信就是不信,連樣子都懶得裝,屬于“平時不燒香,出事讓佛剛”的類型。
西天佛祖都是這個待遇,更不要說薩滿教的神靈了。
神佛對于皇上來說,不過是召之即來的借口罷了。
皇上只要結果,太皇太后是女人,比皇上心細,要結果也要過程。
所以他在自己身子骨硬朗的時候將薩滿的衣缽傳給鄂魯,就猜到太皇太后會過問此事。
理由他早就編好了“太皇太后明察秋毫,我這把老骨頭確實不中用了。”
太皇太后上下打量他“我瞧著挺好的,是哪里出了問題,要不要傳太醫看看”
老薩滿搖頭“我這病太醫治不了。”
太皇太后挑眉“到底是什么病”
老薩滿挽起袖子,將自己的手腕露出,舉到太皇太后面前“前些天受太后之請,去永和宮驅邪。那邪祟沖撞胎神,委實厲害,我請神靈上身將它驅逐,卻也為它所傷,恐怕命不久矣。”
太皇太后看去,只見老薩滿的手腕上有數道抓痕,好似被鋒利的指甲所傷。傷痕極深,并未結痂,卻不見血絲,整體呈青紫色,猙獰而詭異。
如果有太醫在場,一眼就能看出是用藥水泡過的,可老薩滿在太皇太后心里還是很靠得住的。
老實人頭一回扯謊,很難被識破。
于是太皇太后信了老薩滿的話,也信了永和宮鬧鬼的事,好言安慰了老薩滿一番,賞了他不少東西,派人送他出宮。
老薩滿欺騙了太皇太后自然不敢繼續住在京城,翌日便啟程回了盛京老家,一直到太皇太后薨逝,他還硬朗地活著。
這本來是老薩滿和太皇太后之間私下的對話,以慈寧宮鐵桶似的規矩,這種對話一般不會外傳。
可長春宮的人就是神奇般地打聽到了。
不但打聽到了老薩滿被邪祟所傷,命不久矣,被迫在活著的時候將薩滿的衣缽傳給繼承人,還額外打聽到,被老薩滿驅除的邪祟,并未除盡,極有可能還在后宮。
這也很好地解釋了,為什么新薩滿一上任,老薩滿就拖著將死之身跑回了盛京老家。
似乎為了印證此事,新薩滿才上任就在太極殿開壇做法,聲勢鬧得很大。
按理說邪祟第一次出現在永和宮,便是做法也應該在永和宮附近才對。可新薩滿一通折騰之后,將做法
地點從東六宮改到了西六宮,最終選定了太極殿。
此時的太極殿甚是破舊,并無人居住。東面一道之隔是永壽宮,住著布貴人母女,北面緊挨著僖妃住的長春宮。
永壽宮還好,離得遠些,并沒受到多少影響,可苦了住在長春宮的僖妃。
然而最讓僖妃鬧心的還不是太極殿的噪音,而是新薩滿選定太極殿做法的原因邪祟就在附近。
論遠近,太極殿離長春宮最近。
論淵源,老薩滿第一次在永和宮做法驅邪的時候,僖妃也在場。
于是宮里很快有了一些猜測,連太后都免了僖妃請安。
僖妃才穩定下來的情緒,因此再掀波瀾,又病了好幾日。
看見夜晚風吹樹搖,都能嚇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