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更不必說,又是祭天又是祭祖,還要辦宮宴,迎來送往,正是最忙的時候。
直到明年的二月二龍抬頭,才算過完了這個年。
大封之事急也急不得。
但貴妃和惠嬪她們找過來,不光是因為太后病了,沒辦法主持事務,還因為皇上讓她們擬一個大封的章程出來,卻連個思路都沒給。
所知不過是皇上欽定的后宮編制,即一皇后,一皇貴妃,兩貴妃,四妃六嬪,貴人及以下沒有固定編制,人數不限。
至于這回大封六宮要如何封,封誰不封誰,全都不清楚。
連嬪以上的一宮主位有幾個也不知道,章程寫出來只能是本流水賬,按照之前的舊例羅列流程而已。
就好比老板讓助理寫公司的年度計劃,卻什么指標都不給,助理便是天縱英才大約也只能寫些廢話出來。
按照宮里的規矩,皇后健在尚能主持事務的情況下,不立皇貴妃,所以貴妃已然是皇后之下的第一人了,升無可升。
而惠嬪和榮嬪還有上升空間,特別是惠嬪生的大阿哥已經是親王了,榮嬪生的三格格也已經是公主,今年榮嬪又平安誕下三阿哥。
不出意外,兩人都會動一動。
正因為有當事人在,皇上不與貴妃她們幾人明說也正常。
這種事妃嬪無法代勞,只能皇后私下與皇上商量,把關鍵指標填進去,才能形成一份完整的大封六宮的章程。
郝如月問如何封,皇上答集體升一級,然后特別強調了幾個人“大阿哥是親王了,親王生母的位份不能太低,升惠嬪為惠妃。”
四妃名額占去一個。
“榮嬪生育最多,三格格封了公主,今年又生下三阿哥,升為榮妃。”
四妃名額僅余兩席。
皇上停頓一下,似乎在想人,很快接上“德貴人烏雅氏柔順貞靜,身懷有孕。太醫看過,說多半是個阿哥,晉她為德嬪。”
惠嬪和榮嬪封了妃,六嬪全部出缺,怎么也要補上幾個。
剛剛皇上一直捋的皇子公主點名升位份,郝如月以為下一個嬪位會是平安誕育五格格的布貴人,哪知皇上卻道“宜貴人善解人意,升為宜嬪。”
說到這里,皇上好像倦了,半天才道“嬪位以下,你看著辦吧。”
就沒了郝如月睜大眼睛。
歷史上,康熙十六年大封六宮,冊立繼后一人,封貴妃一人,嬪位七人。
而現實是,冊立繼后一人,妃位兩人,嬪位兩人。
嬪位以上少了一小半。
“昨夜歇得太晚,朕有些乏了,想睡個午覺。”說著皇上起身,朝郝如月伸出手。
郝如月臉一熱,握住皇上的手,兩人相攜來到東暖閣。
東暖閣是皇上就寢的地方,擺著好大一張龍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