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近一兩年善堂不但沒虧錢,還因為酬金狠賺了一筆。
“從前善堂都是納蘭大人在供養,我并沒出多少錢,這筆酬金想辦法還給他吧。”郝如月不敢居功,更不會要這筆錢。
佟佳氏也是這樣想的,點頭應是。
郝如月又問“如今善堂沒被接走的還有幾個孩子都多大了”
佟佳氏想了想說“就只剩下三個了。一個是最大的納蘭一,男孩,今年十二歲。一個是納蘭二十七,女孩,今年八歲。還有一個是納蘭三十六,女孩,今年三歲。”
“臣婦托人查過,這三個孩子的家人都在流放中過世了,旁的親戚也不愿收留。”
佟佳氏想向郝如月討個主意“納蘭一今年十二歲,別家十二歲的少年郎都到了議親的年紀。臣婦瞧著他生得壯實周正,嘴又甜,極會來事,想將他收為義子,寄在烏雅氏名下。”
“納蘭二十七和三十六還小,臣婦也給她們找好了收養的人家。”說著佟佳氏看向郝如月,“三個孩子都有了去處,豐臺的善堂便可以關了。”
烏雅氏非常有商業頭腦,生意做得很大,奈何膝下空虛,至今未有一兒半女。
這么多年過去,郝如月至今記得納蘭一陽光燦爛的笑臉,嘴確實甜,也確實會來事,可給人做養子,年紀有些大了。
“驟然收下這么大一個養子,烏雅氏沒意見”佟佳氏固然是福晉,可以
安排妾室的一切,但烏雅氏不是一般的妾室,郝如月不想勉強她。
佟佳氏點頭烏雅氏見過納蘭一,夸他是個經商的好苗子,還想親手帶一帶他呢。
3本作者蒹葭是草提醒您最全的清穿之小姨帶娃日常盡在,域名
其實赫舍里家長房早就開始接濟豐臺的善堂了,只不過那時候納蘭還在京。納蘭管吃喝,長房出錢給孩子們請先生讀書識字。
這些年下來,善堂沒有一個孩子是文盲,男孩都通文墨,女孩也識字,能管家算賬。
聽說有個孩子被家人接走之后,參加鄉試不但中了秀才,還是案首。
在古代十二歲的男孩子能成家,也能頂門立戶了。烏雅氏啥都不用管,白得一個好大兒,又怎么會有意見。
說完納蘭一的事,郝如月又叮囑了佟佳氏兩句,讓她費心給二十七和三十六選兩戶靠得住的人家,佟佳氏一一應是。
“善堂是納蘭的,不是我的,我不過是幫著代管。”關于解散善堂,郝如月也做不得主,“這事還得問一問納蘭的意思。”
佟佳氏辦事穩妥,很快按照郝如月的意思將酬金和常泰的親筆信托人送往揚州,并且很快收到了回信。
酬金對方沒收,原樣退回。說善堂是他的,本該由他負擔,反倒是請先生的束脩不是一筆小數目,這筆酬金補償給長房。
至于解散善堂,納蘭沒意見,可他遠在在揚州,只能麻煩常泰代為操持。
最后說到三個孤兒的安置。二十七和三十六就按常泰說的辦,納蘭在信中表示了感謝。但他不想再麻煩赫舍里家,說納蘭一他另有安排。
大約納蘭在給常泰回信的時候,也給家中寫了信,納蘭一很快被納蘭家的人接走了。
烏雅氏對此表示惋惜,于是轉頭收養了二十七和三十六,倒是省了佟佳氏給她們再找人家。
至此,豐臺善堂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光榮解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