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有鋒芒,有城府,還遺傳了皇上的厚臉皮,郝如月終于可以放心了。
沒人不愛馬屁,特別是皇上,特別這個馬屁是兒子拍的,且拍得十分精準。
康熙親自扶太子起身,自己心疼兒子,卻拿郝如月說事“上回讓你回去背書,你額娘一直給朕甩臉子,飯都沒吃好。”
太子朝郝如月眨眨眼“額娘最疼兒臣了。”
這一頓飯吃得其樂融融,再沒人提起前朝的事。
中秋節那日,衛常在生下一個小皇子,孩子生下來便抱給了惠妃撫養。
因為有了之前郭絡羅氏的教訓,這一回皇上狠下心,賜衛常在去地下與家人團圓,轉手將八阿哥寄在惠妃名下。
郝如月同時下了封口令,以后誰敢嚼舌根,就去地下服侍衛常在。
過了中秋,皇上給太子安排了騎射課。于是太子和大阿哥一樣,上午文化課,下午體育課,恨不得將一個時辰掰成兩個時辰用。
練完騎射,下午還有副科課,比如算術、天文、外語等。
沒有騎射課的時候,太子上午學習,下午背書,還有時間到坤寧宮來用膳。
自打課程表中加入了騎射,太子吃飯的時間都很緊張,便沒時間來串門了。
每日只在午膳之前過來給郝如月請個安。
郝如月心疼太子,勸他好好吃飯,不必每日都來請安。太子不肯,一開始還給她講大道理,拿孝字說事,直到某日說漏了嘴“兒子怕幾日不來,便與額娘生疏了。”
有一日,太子過來請安的時候情緒不是很好,問也不說。郝如月以為是練騎射累的,勸太子別太拼,注意身體。
誰知太子竟然哭了。
太子長得像赫舍里家的人,性格卻像皇上,小小年紀便有了城府,早早練就了喜怒不形于色的本事。
他每次來臉上都掛著笑,有時間會給郝如月講一些課堂上的趣聞,沒時間請過安便走。
太子天生卓絕,從小就是“別人家的孩子”,郝如月并不擔心他的學習。只怕皇上給他太大壓力,讓他的眼睛或者心理出問題。
結果怕什么來什么。
郝如月把太子叫到跟前,仔細觀察他的眼睛,仍舊如墨丸一般,黑白分明,卻少了從前的光彩。
還讓人取來她手繪的視力表,吩咐拿遠些給太子測視力。
測試結果一切正常。
眼睛沒問題,郝如月也不敢放心,因為最麻煩的還是心理問題。
“說說吧,到底怎么了怎么還哭上了”郝如月遞了手帕過去讓太子擦眼睛。
太子哭過一場,感覺好多了“是騎射課。兒子與大哥一起練習騎射,可不管兒子怎么練,騎馬和射箭總比大哥差一點。”
如果差很多也便罷了,可每次都差一點點,就很不甘心。
于是太子上課練,下課也練,還是追不上,每回都差一點點。
原來是這樣,郝如月終于放下心。
論年齡,太子比大阿哥小兩歲。成年之后,兩歲可能不算什么,但在青春期拔節的時候,差兩歲,在體力上會相差很多。
論身體素質,太子也確實不如大阿哥。大阿哥從小就生得壯實,虎頭虎腦,力氣比太子大很多。
論人生理想,太子是儲君,以后自然是要做皇帝的。而大阿哥一心只想做將軍,指揮千軍萬馬,沖鋒陷陣。
綜合以上三個方面,太子的騎射不如大阿哥再正常不過。
基于能量守恒定律,上帝給你開一扇窗的同時,必然要關上一扇門。
太子的長項是文化課,與太子相比,大阿哥可不是差了一點半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