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皇上在場的情況下,郝如月并不要求兩個孩子食不言,所以飯桌上不可避免地聊起了今日的圍獵。
“沒趣兒。”郝如月對孩子們沒有要求,孩子們在她面前也沒有顧忌,像朋友一樣交流。
不等太子開口,大阿哥先就今日的圍獵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郝如月不解“收獲了這么多獵物,怎么說沒趣兒”
太子笑著給她解釋“景山地方小,獵物又多,我和大哥狩獵的時候,那些侍衛怕我們獵不到,就騎馬把獵物趕到我們面前,讓我們一箭一個地射著玩。”
敢情是在養殖場狩獵啊,那是挺沒趣兒的,郝如月腹誹。
太子格局打開之后,很有自己的想法“今日的狩獵就是個幌子,不過是汗阿瑪與朝臣們同樂的機會。”
大阿哥扒了兩口飯,并不能體會太子的心得“什么時候能去蒙古跑馬,當真狩獵一回就好了”
郝如月掐指一算,大阿哥的愿望應該很快就能實現了。
十月底,吳三桂的接班人吳世璠在云南自殺,三藩之亂落下帷幕。
皇上御午門外宣捷,之后決定去木蘭圍場冬狩。
說是冬狩,其實是去犒勞蒙古。
在三藩之亂這些年,蒙古只鬧了一回事,被平定之后一心為
朝廷征戰,出力頗多。
先帝在時,去蒙古冬狩都會帶著自己的蒙古皇后和蒙古妃子同行,以彰顯皇帝對蒙古的重視。
到了康熙朝,逐漸有了大一統王朝的氣勢,對蒙古的依賴程度降低,轉而重視起八旗的穩固。
很多少數民族政權都是這樣,打天下時,眾志成城,等到坐天下的時候,就開始分崩離析,你不服我,我也不服你。
所以康熙的元后是旗人,諸多妃嬪也是旗人,滿后宮扒拉完,只有兩個蒙古妃嬪。
其中一個還早早死了。
“這回冬狩,把宣嬪帶上。”康熙繼位之后第一次巡幸蒙古,在去之前,自然要到慈寧宮說與太皇太后知道。
已故的慧妃,與還在世的宣嬪,都是太皇太后的侄孫女,太后的堂妹。
慧妃從小入宮待年,與“已故”的鈕祜祿氏一起,養在慈寧宮,性質跟童養媳差不多。
奈何慧妃十幾歲病逝,從未服侍過康熙。
慧妃死后,宣嬪入宮,一進宮就封貴人,卻也沒有服侍過皇上。
不是她不想,而是皇上不愿意。
每當太皇太后提起,或者太后被太皇太后逼著提起,康熙都說忙。
從前是假忙,后來是真忙,一忙就忙到現在。
連這個嬪位都是現封的,真是要多敷衍有多敷衍,敷衍到太皇太后都看不下去了。
也是宣嬪不爭氣,明知皇上喜歡弱質纖纖的細腰美人,她偏管不住自己那張嘴。
本來身量就高,又吃得膀大腰圓,與裊裊婷婷的眾妃嬪站在一起,不像姐妹,像保鏢。
從前皇上雨露均沾的時候,宣嬪都沒沾上一點。這會兒皇上娶了心上人,雨露全灑在了坤寧宮,太皇太后也不指望什么了。
只是每回想起都要感嘆一聲,科爾沁也是出過絕世美人的地方,這幾年怎么顆粒無收了
可能是年紀大了,幾次夢回科爾沁,太皇太后也很想去草原看看。奈何皇上第一次巡幸塞外,只留了裕親王監國,她不放心,想了想還是決定在京城坐鎮。
雖然皇上親政的這些年,太皇太后不肯放權,祖孫之間有些齟齬,但在康熙心里,有太皇太后在,不管他去到哪里,都無后顧之憂。
太皇太后不跟去,只讓他帶上一個宣嬪,康熙自然沒意見。